时间:2018/7/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第八编渭南地区

第三章韩城八景

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黄河龙门是黄河的咽喉,位于韩城市北30公里的黄河峡谷出口处。此处两面大山,黄河夹中,河宽不足40米,河水奔腾破“门”而出,黄涛滚滚,一泻千里。传说这里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称禹门。人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就是指这里。

黄河流经此地,破山峦而径出,泻千里而东流,据《名山记》载:黄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两岸均悬崖断壁,唯“神农”可越,故名“龙门”。

龙门相传为大禹治水所凿。

韩城现在是陕西省计划单列市,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40万。

韩城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活动,历史人物众多,文物古迹荟萃,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春秋时期赵武、乾隆年间名相王杰、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等都诞生在韩城。

韩城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唐武德三年(年),韩城改属西韩州。

宋建炎二年(年)正月,金兵侵入陕西。

明嘉靖三十四年(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半,华县八级大地震波及韩城,“厥声轰轰,如万车自西北往东南去,倾仆庐舍,压损旄倪”,“河堧坝决裂,长逾十数丈,地翻泉出,几遍河滨”。

清顺治元年(年)六月,大顺朝皇帝李自成率败军自龙门渡黄河,路过韩城,驻月余后南去。

历史文化名城——韩城(选自百度图片)

韩城八景:禹门春浪、猴山秋韵、横山烟雨、象岭春晓、嵬峰摩霄、圆觉晨钟、苏柏南柯、龙泉秋稼。

一、禹门春浪

“禹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是黄河发大水时的壮观景象。每年阳春三月,冰消雪融,桃花盛开,春和景明,薰风拂浪,细雨蒙蒙。时有木船竞渡,鱼儿戏浪,龙门景色,十分可人。

禹门(选自百度图片)

二、猴山秋韵

薛峰山西北处一风化石形极类顽猴,故称薛峰山为猴山。秋进猴山,枫红松翠,五彩斑斓,稼熟果香,丰收之喜悦溢漫山川,这就是猴山秋韵。

三、横山烟雨

板桥火炬村,有座“横山观”。善男信女、信徒香客,络绎不绝,摆馔供,点檀香,烟雾缭绕,横山观朦胧如烟雨之中。

横山观(选自百度图片)

四、象岭春晓

现象山中学西边有象山,因其形似俯卧之大象而得名,象首深入南面,如在豪饮狮山潭中之水,故称。

孟春三月,梨花带雨,桃杏争艳,绿柳才黄,青草茵茵,郊游踏青,赏花者络绎不绝,“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五、嵬峰摩霄

韩城香山,又名禹山,位于韩城西25公里处的薛峰乡。春夏,松苍柏翠葱茏茂密,层峦叠翠。秋季,霜染香山,红枫黄栌漫山遍野,把一座山装扮得的如火焰一般,五彩缤纷,光艳灿烂。香山上有香山寺,松苍柏翠,多有文人骚客造访。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居香山,青睐美景,自号“香山居士”。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于此,后人有“九老图”传世,诗人故后葬于龙门山。

韩城香山(选自百度图片)

六、圆觉晨钟

圆觉寺,又称圆觉寺院,俗称北阁寺。始建于唐代,位于金城北端高台之上,即今烈士陵园处。寺中有金塔耸立,亭阁相望。寺东为钟楼,寺西为鼓楼,钟楼里悬挂着金代铸造的大铁钟。

晨晓,钟声清脆传遍山野平畴,黄昏,募股敲响,震动山河大地。古人所称晨钟暮鼓是也。

圆觉寺金塔(选自百度图片)

七、苏柏南柯

韩城有个苏山,位于新城区西边,山上有苏武墓,现在已经破败不堪,墓葬被盗。古时墓地处,合抱松柏常青,枝柯皆南向。

但是,另说苏武墓在咸阳市武功县。百度文:《苏武墓》位于武功镇北1.5公里龙门村,代有封修,题书、碑、碣殊多。清乾隆巡抚毕沅题碑,同治间(年-年)知县陈尔茀等题碣。40年代末尚有围墙、院落、门楣,后被毁,仅存墓冢,高约1.5米。

孰是孰非有待考证。

八、龙泉秋稼

澽水在陕西省东部,发源于黄龙山麻羡岭,流程余公里,横贯韩城市全境,在司马太史祠前汇入黄河。澽水流域风景秀丽,气候温和,物种丰富,自古被称为“小江南”。

澽水上游的黄龙县白马滩镇,有旧石器时期遗址伏曦洞,有东周时期古庙奕应候庙,有西汉时期的马武寨和铫期寨等古遗迹。

因泉处于寺内龙王神座下得名,唐初四杰之一王勃与韩城好友曾观龙泉之景。

往期精彩:

八景探踪(陕西卷)[8-01]

八景探踪(陕西卷)[7-01]

八景探踪(陕西卷)[6-01]

八景探踪(陕西卷)[5-01]

八景探踪(山东卷)[15-1]

大海一瓢—应该知道的事(7-03)

两种思维两重天—四个小故事

巴拿马运河之旅(5)--你好,运河

巴拿马运河之旅(4)—卡塔赫纳(下)

巴拿马运河之旅(3)—卡塔赫纳(上)

那一年,我们也去看樱花

千树万树梨花开

阮华卿编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学术高峰论坛
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tazx.com/jtfc/34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