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塔胡杨文化(八)——“王子林”的故事文/也马在金塔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沮渠牧犍驻守王子庄,早出晚归,经常在南河以北的马家墩湾和官坝滩、下羊庙子一带放牧,这儿草场辽阔,草木非常丰腴。自西王母带走胡婉儿后,王子日思夜想,“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只恨天地遥远,“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为了西王母那句“只要你能在这方圆百里地,栽满胡杨树,我就恳请玉皇放过婉儿。”的话,王子白天率部族在这儿放牧的同时,抽出人马在官坝滩栽植胡杨,有时累了,就夜宿在草滩,这儿风沙特别大,有时扎下营帐,一场黑风刮过,营帐就被刮跑了,王子年复一年地植树,风沙和干旱少雨,胡杨树能栽活的也就一两成,大多被风沙卷走了,王子很是苦恼,居住在这儿的吕姓、李姓、马姓、杨姓四大家族,他们世代和睦相处,他们知道了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后,深受感动,纷纷出人出力,帮助公子栽植胡杨,由于胡杨苗要从居延运来,路途遥远,往往运到后胡杨苗就干枯死了,而在戈壁滩栽植胡杨,取水要到鸳鸯峡去担,很费力气,为这事,王子想了很多办法,总是事半功倍,王子很是发愁。这一年,又到了植树季,于是吕、李、马、杨四大家族族长就聚到一起,商量对策,想帮王子一把,助他度过难关。他们四家各饲养着一头老黄牛,这四头老黄牛都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日子出生的,从牛犊起,就与别的牛不同,都有些神力,犁地驾车快如闪电,能日行千里,这四家捧若宝贝,精心饲养,从不借人使唤。于是,他们四家商议,把神牛借给王子使唤,以助王子一臂之力。王子听了四家族长的话,摇着头,说什么都不肯接受:“我栽植胡杨是为了私事,怎敢劳民伤财,这事万万不行。”四位族长一听,都大跪不起,齐声说:“王子栽植胡杨,防风治沙,保护了我们的草场和农田,这不是私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我们只是敬点微薄之力,比起王子的善举和义德,那又算的了啥吗。”王子非常感动,接受了他们的义举。四大家族把四头神牛喂饱喂足,王子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给四头神牛披戴上红巾,套上四家最好的老牛车,吕、李两家的两头神牛往居延方向取运胡杨树苗、马杨两家的两头神牛往鸳鸯峡取水,说来也怪,出发之时,天空忽然雷鸣电闪,四道金光击中牛头,刹那间,四牛奋蹄,腾空而起,王子和众人惊呆,知道是神灵助力,都对着闪电长跪叩拜。那两头往居延运苗的神牛驾车到弱水时,河水忽然暴涨,这弱水河有百十里宽,河道被水淹没,一时半载无法渡河,于是吕家神牛对李家神牛说:“牛哥,你在河边守着,小弟我去河对岸运苗,”说完,对着天空长哞一声,凌空而起,天空一声雷响,河面闪出一道金光,神牛就驾着牛车,贴着水面而去,车辙碾过的地方,一座金桥贯通河面,李家神牛见状,也奋蹄驾车,沿金桥而过。两牛装满辆车树苗,沿金桥过河,哪知“牛哥”驾车刚刚上岸,河中一声脆响,河水又暴涨三尺,那金桥瞬间就被冲断,吕家神牛和驾车都掉到里河里,河水滔滔,十分湍急,把“牛弟”和牛车冲向下游,“牛哥”急了,顺着河流,跟着河中“牛弟”狂奔,“牛弟”冲着岸上狂奔的“牛哥”大喊:“牛哥,赶快把树苗运回去,别管我。”牛哥在河岸对天长哞,泪流满面,“牛弟”不日就被冲到了居延海。“牛哥”不敢怠慢,驾着运苗的老牛车,连夜赶路,历尽艰辛万苦,把树苗运到官坝滩时,已精疲力竭,趴地而死。王子和四家族长见状,又不见吕家神牛回来,悲痛万分。王子立马发动族人,联合四大家族族人,连夜掘土挖坑,把树苗都栽植进去,马杨两家神牛日夜兼程,拉来鸳鸯峡的清水浇灌,树苗由于拉运及时,浇水到位,官坝滩当年的胡杨一片葱绿。王子为纪念吕、李俩家神牛,特在官坝滩修建了一座“牛王宫”,在宫内塑了两家牛的金身,说来也怪,“牛王宫”竣工的当日,当王子带群臣跪在“牛王宫”焚香祭拜时,忽然在官坝滩之东的戈壁滩上空,雷鸣电闪,一会儿,在此放牧的族人打马来报,说一阵雷鸣电闪之后,官坝滩之东的戈壁滩上忽然生出许多怪树,王子惊闻,立马前去查看,只见这些胡杨怪树像雕刻的一样,千姿百态,苍翠如海,苍莽如云,苍茫十里望不到边,其中两棵特像二只奋蹄而起的神牛。后来,当地百姓就把这片胡杨树林称作“王子林”也称作“怪树林”。胡杨文化既有其实实在在的物象文化,这是具体的,触手可摸的,也有其意境层面的,只能意会和感悟,这是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中国民间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罗万象,以其独特的绚烂和瑰丽让世人为之折服,这种文化的衍生,虽然带有神秘的崇拜色彩或宗教色彩,但它是人们对一些不可认知的物象、神秘的力量的寄托。而胡杨精神做为胡杨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在与自然界的恶劣环境长期斗争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以某种神话的形式表达内心对图腾的认知,来进一步探索大自然,来揭示人定胜天的思想哲理。民间神话传说在金塔胡杨文化中,既有其内涵,又有其外延,这才是我要探讨的实质性的东西。沮渠牧犍驻守王子庄,王子庄北可抵居延,南接酒泉郡,东连张掖,西达大漠,北凉王沮渠蒙逊让其它王子都驻守敦煌郡、酒泉郡,为何把这儿交于最小的儿子沮渠牧犍驻守呢。做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我想无非是这儿做为丝绸之路北端咽喉的锁阴之匙,历来是匈奴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争夺中心,自汉代以来,与匈奴的几次战争,汉代军队都是从居延而入,过会水进张掖、酒泉、敦煌甚至新疆,大败匈奴军队,所以这儿可以说是匈奴的根基,也是匈奴的一个软肋,这儿败可退,进可守,所以必须放一个具有一定战略眼光;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开拓性;具有胸怀大志的人去驻守和开发,而沮渠牧犍无疑是最佳人选,这说明沮渠蒙逊对小儿子充满了自信和信任。二是作为北凉的大后方,这儿牧场丰润、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可便于开发和囤积粮草,沮渠牧犍建王子庄,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他在位期间,懂得取舍,做到开发利用和维护自然生态相结合,这个“王子林”神话的传说,就说明了这一点。(字,未完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tazx.com/jtfc/97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