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编者按 很多时候,告别学校的仪式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中止,学习的影子总是不断浮现在生活的点滴当中。 新时代的学风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学习才符合优良的学风?这次,清华辅导员曹导将为大家带来他的所思所感。 1. 路边的黑河,天地间的乐学 去年7月的时候,我在兰州参与博士生实践,月底实践结束,就和约好的身边朋友们一起去青甘小环线自驾。从西宁出发环绕着青海湖,一路经过湟中县塔尔寺、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很快就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沿着国道G和省道穿过刚察县和热水镇,一天晚上,我们夜宿在了祁连山下的祁连县,夜晚明月高悬,山峰危危耸立。 第二天清早,我们继续向甘肃的民乐和张掖进发,我发现窗外有一条河逆着我们的车头向后奔流而去,河的名字叫峨堡河。顺着地图往回翻,发现峨堡河流过我们昨天夜宿的祁连县后,汇入了上游来的黑河。我顿时来了兴致,想知道在广袤的西北大地,这条黑河,最终会流向哪里去。 ▲峨堡河流过祁连县后汇入上游的黑河 翻着地图一路追溯,却发现故事越来越精彩——黑河绵延数百公里穿过了祁连山后到了张掖,越过高台县直指西北,流到金塔县折返向东北到鼎新镇,航天镇——酒泉航天镇,也就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试验场不远了。 黑河一路,浇灌沿途的沙漠绿洲,点缀点点生机,到了此处,名字忽然变成了弱水。 古时就有弱水,用来形容看似宽阔平坦的水面,却因太浅而无法行船。“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又化用至爱情箴言后世流传。或如西游记中,“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或者有是山海经中,“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弱水再往前进便是最终汇入居延海。今日的居延也是古时的地名,王维有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附近便是古时的汉塞,名将李陵便在居延战败。 ▲黑河绵穿过祁连山,越过高台县,流到金塔县,向东北到鼎新镇及酒泉航天镇 回过神来,顿觉几分趣味。隐隐有些感叹,广阔天地,不仅仅是风景美妙,人间处处也都有可学可乐之处,从来不因你爱或者不爱而消失殆尽,仅是在于你是否投入其中而已。 当时的我恰巧还未有驾照,一路上恰是漫无边际的思绪,处理几个人生路口的重大选择,也有幸在旅途中增添了几分学习带来的乐趣。 2. 象牙塔里有博弈,学习身边人细微处的惊雷 可能是在象牙塔里生活久了,总是习惯在管理和博弈中选择未来的方向,常会陷入困顿之中。作为一名辅导员,这种困顿其实和常人无异。去年冬天刚结束一二九不久,在休整阶段感觉学术、社会工作,以及一些生活的其他方面渐渐力不从心。 恰好去年1月1日那天,和几位辅导员搭档一起庆祝元旦,晚上在宿舍交流,谈到当时《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我和一位辅导员聊到其中印象深刻的两个细节——习总书记当年15岁知青下乡到延安,后来曾返回北京再下回到延安梁家河;习总书记收到推荐上大学时,乡亲们送他送到延安县城,直到拍照后再分别。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书籍 辅导员搭档说起总书记最近的新年贺词,提到“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于是他补充提醒了我一句,“这很明显能看出来是‘不忘初心’”。 这句话使我猛地一惊,总书记从年到年,延续44年将近半生时光,也不过是履行当年和乡亲们一起过得更好的承诺。 我忽然感到,一个人的命运,终究还是要选择那些真正充盈他内心的力量,这样路才会走的长远。借着当晚交流正酣的契机,许多萦绕我心头已久的困惑也逐渐消解,用最初的初心,去选择坚持和放弃一些未来,慢慢的就重新上路了。我也从冬天困顿的状态中慢慢往外走出来。 生活的小船,常常波涛汹涌,跌宕起伏,我常常也和身边的辅导员们搭档们交流,身边的大事小事,个人的命运发展。与其说是大家一起交流,或者说是我在不断的向大家学习。知识的浩瀚海洋是学之不尽的,更多的是看到每个在学校里坚定前行的人,从他们稳健的步伐中,感受做决定与实践选择的力量。 简单的小事很多,但向身边的人学习的道路却是无止尽,一直和大家交流,一直向大家学习。 3. 新时代学风 最近一个月清华在组织“学风大讨论”,今年也是清华的学风建设年。其实20年前就已经有过,那时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清华同学也一样变得乱花渐欲迷人眼,在时代的浪潮中受到冲击。 我想,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所以当下的学风建设,我觉得也不再是提倡过去枯坐冷板凳,埋头故纸堆的封闭式学习。作为一个和大家一起成长的辅导员,真诚的希望同学们的学风,可以融入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专注”,另一个是“终生”。 ▲清华发布学风建设年 专注,精深投入和断舍离。 平日观察到同学们投入到手机端的娱乐时间显著变多,无论是手游,亦或者是短视频等,并不是反对大家娱乐休息,只是想提醒大家是你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你。如果一个人精力别消耗过多,只会越来越习惯于生活流于表面形式,直观的呈现就是心始终不能安定,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虽然看似繁花似锦很努力,实际上却效率降低越发浮躁。 学风建设,不妨先从心安做起,尝试简单生活,简单的坚定。做一点点小事,做好一点点小事,例如按时吃午饭,按时休息。心安定,也可以规划生活稳稳滴。 一体两面,心有所安定后,一面是投入,一面是放弃,学风就能专注起来。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自己认知结构的学习,能够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学习。 终生学习,己学和乐学。 上文其实两个小故事,分享了我在广阔天地间学习和向身边的人学习的两件事。其实很想表达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人最终想要学习的东西,都会是不一样的,重要的是你要相信你自己所学的;每个人去理解学习本身时,要抛开外在的他人赋予的要求,更多的是乐于你所学的,投入其中的乐趣,才能保持不断的终生学习。 要做到这样的状态,最直观的方法,便是将学习和你的前途命运有所分离,带有目的带有利益导向的事情,一定有背后的责任和压力,牢牢的束缚着你,你无时不刻不会受其压迫而感到艰难。将利益与学习分开,相信所学,相信学习的乐趣,并且在实践中投入里头乐在其中。于是处处可学,人人可学,超越要求式的学习,我想你才会从自己的角度,真正主动的发掘学习本身的热爱和兴趣。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学风建设,有人说是诚信,我觉得是对的;有人说是刻苦,我觉得也是对的。我觉得新时代里,学风建设也可以是对学习的认识,对学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最后用偶然看见觉得挺喜欢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Studyasifyouweregoingtoliveforever”。 文 曹德志 编辑 春博士 审核 江宇辉邓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