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下旬,中新网记者走访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看到,戈壁荒滩大面积栽植的梭梭树一旁,产生经济效益的肉苁蓉正值生长旺盛期。 殷春永 摄 中新网兰州5月30日电(殷春永张婧高莹)在甘肃省域西北角的金塔县,胡兵被当地人称谓“沙漠油漆工”。虽然不太贴切,但胡兵听到后仍是腼腆一笑,继续坚守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种着梭梭林。 “一年一场风,初一到年终。”这是甘肃河西走廊特别是西段地区,过去数十年面对的自然状态。当地居民的生活窘境,让很多人不得不外乡谋求生计。 图为金塔县民众在戈壁荒滩机械化种植梭梭树场景。 金塔县委宣传部供图摄 胡兵是金塔县鼎新镇双树村外出闯荡队伍中的一员,因从小就有经商头脑,外出后又涉足于矿产行业,很快他的日子过得富裕了。有一次探亲回家,对比外面的发展,老家的村庄还是被黄沙紧紧逼迫,甚至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黑河也将受到危及。他当时就想着,在黑河边缘种上一些根茎能扎得很深的梭梭树。 年,胡兵利用积蓄已在四川置房,无事时常常在小镇喝喝茶,后半生舒坦的生活已是衣食无忧。没曾想,这些在沙漠里成活率达到九成的梭梭树,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自年开始,中国绿化基金会运作的“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进入金塔县。 张婧摄 “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种树?”得知胡兵要大规模种植梭梭林,饱受风沙摧残的当地村民还是发出了质疑。村民不支持,胡兵就拉着亲戚朋友一起干;自家老宅年久失修没地方住,他就搭起帐篷;荒滩里没办法起炉灶,他们就简单地啃馍馍、喝凉水。 就这样,起早贪黑,步行运苗、背水浇灌。经过一年,一望无际的黄沙戈壁上逐渐出现“点点绿”。但那时,仍然会面临沙尘的突袭,即便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胡兵,面对强沙尘暴时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有一次,我们正栽种梭梭,突然沙尘过来,什么都看不见,能见度极低,四面八方都一个样。”胡兵说,那一天,他们在沙漠中迷路了,日常10分钟的路程,竟然走了4个小时。 胡兵的举动,引起了当地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