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民国时期惠安第一街——圆智庵街

文/林达伟

如今当人们走过惠安老城区八二三街惠台商业城街段时,感受到的是这条街道的繁华商业和车水马龙,但是已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座商业城的基址上,曾经有一条六十年前惠安城内最为繁荣、被誉为“美国街”的商业古街——圆智庵街。当年这条古街长不过数十米,宽不过两三米,放在今天也就是一条小巷的标准,但建国前这里却集中了惠安著名大商号,商铺鳞次栉比,商贾云集。至今提起这条街,惠安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无不印象深刻,津津乐道。笔者走访了几位熟悉情况的老人,根据其口述力求忠实记录下这条古街的一鳞半爪。

圆智庵街及街名由来

圆智庵街,顾名思义,这条街上有一座尼庵。圆智庵,始建于宋,据说这座庵规模宏大,建有前后两殿和东西禅房,庵前有放生池一口,俗称围头池,鼎盛时期尼姑多达一百多人,是旧时惠安城内最大的尼姑庵。民间传说这座庵是北宋宰相韩琦为其生母兴建的,因其生母俗名智珠,法号圆顶,故韩琦亲撰并书藏头联曰:圆顶由来空色相,智珠着处放光明。圆智庵名由此而来。联文刻于圆智庵石柱上,“文革”期间被毁。

圆智庵街具体肇始于何时,今日已难考证。据民间传说,宋时圆智庵尼姑靠织苧营生,当时精明的商人在此就地收购、销售麻布,时间一久逐渐形成街市的雏形。后来由于贸易的兴盛,圆智庵寺产不断被豪绅商贾蚕食而形成惠安城内规模较大的商业街。民国时,开驻在这条街市上如恒茂等几家老字号商铺都已经有上百年历史。

圆智庵街,以圆智庵为中心向西、南两端延伸,东起圆智庵,西至菜巷口(今八二三街通往中新花园入口处),南起通往东门街(今八二三街)隘门,北至圆智庵。整条街呈曲尺状,东西长,南北短。版《惠安县志》记载:“溪北街圆智庵街路段最为狭窄,宽不过2米(实际上不止2米宽),全长不超过75米,但最为繁荣。”这条街两边店铺大多是土木结构的平屋,少数为二层小楼。路面铺设不规整的碎石板,日久年深,已被过往行人足履踩踏得十分光滑。每间店铺面阔约三米,深约五六米。民国期间为防盗匪,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设有五座隘门,入夜隘门关闭,通八间街的隘门楼上还有商家雇专人夜间值班守护。

古街商业

这条街上分布着四五十家商铺、经营绸布生意的有金狮、益隆、永泉、大新、丰顺、协珍、义记、建兴等十余家布店。打银店则有庄烟生(建成号)、邱添祖、张尧生、黄送来、黄良水、陈水生等人开设的店家。其余尚有百货店、药店、色纸店、鞋店、烟店等店家。在这众多商铺中名气较大的有潘姓的金狮布店、陈姓的益隆布店、林姓的恒茂药局等商号。

益隆布店,城内观音楼陈姓商人开设,店东陈景春,是曾留学日本的大学生。清末陈氏族人在邑内开设的“益隆典当”为惠安数一数二的大典当行,及至民国中后期,受金融市场影响,典当生意日渐衰落,陈氏族人遂改经营布行,批零兼营,品种丰富,苏杭绸缎、苎麻布皆有行销。资本雄厚的益隆布行在圆智庵街有幢三间店面的双层小楼。

恒茂药局,由创始人林联青(邑内箭场尾人)开设于清道光二十三()年,是惠安著名老字号药店。林姓族人经营有方,注重品质,到了上世纪四十时代,“恒茂”药局除了城内圆智庵街、城外太平街的主店,另在涂岭、涂寨开设有分号。民国时期惠安几次时疫横行,恒茂药局无偿布施羚羊、犀角等药材供经济困难的病家疗病。恒茂药局老板林士洲,曾在年担任惠安商会会长。

金塔烟店,社仔埕人林寅、林锦绣父子经营。民国时期惠安有数家烟店皆以“金”字冠名:金狮、金象、金龙、金塔。金塔主营烟草,由厦门购进烟叶原材料自行加工为烟丝出售,供烟民自卷或老辈抽“厚烟”(烟斗、烟杆、水烟筒)者吸食。还兼售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美丽牌、海盗牌、刀牌等盒装香烟。金塔烟店后期销售由秀涂港商船运来的进口水泥、钢筋、番油(煤油)等货品。店东林寅是三十年代惠安烟业公会的执行委员。

圆智庵街堪称惠安大布行、打银店、百货店的集聚地,也是旧时惠安最大的商铺集中区。因其货品齐全、品质优良,吸引了广大顾客,远及小岞、崇武、黄塘、山腰、涂岭、南埔等地的民众也都进城到圆智庵街采购货品。富足人家妇女习惯于午后梳洗打扮后约上三两同伴一起到圆智庵街布店挑选时新布料定制成衣,成为一种风尚。当年惠安人如有嫁娶等喜事,置办嫁妆等物几乎都是在圆智庵街一站式购齐。即使上世纪三十年代军阀陈国辉拆建的大马路(今八二三街)虽然较圆智庵街宽阔、店铺也较多,生意反而不如圆智庵街兴隆。旧时惠安人每年有两个固定换装的季节,一个是端午节过后至农历七月普渡这段时间,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大家裁布换上夏装;另一个是农历十月过后至春节之间,这时段结婚人家多,同时也是惠安人换冬装的时候。每至这两个时段,圆智庵街上终日是熙熙攘攘的人流,这是一年中生意最旺盛的时段。

圆智庵街如何又名“美国街”?据说这个名称包含着双重含义。抗战胜利后,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民众购买力增强,商铺进货渠道恢复畅通,街市再度兴盛起来,加之这条街上不少货品都是高级货,富裕繁华的景象犹如世界经济强国“美国”,因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四十年代末国民党政府金融市场混乱,官方滥发的金圆券、银圆券迅速贬值,商民拒绝使用,这时黄金、银元、美钞、甚至大米都作为货币在市面上流通,圆智庵街上的几家打银店这时期也转做黄金和美元的买卖,垄断城关地区的金融市场,圆智庵街一度成为美钞的流通地,民众将之取名“美国街”。虽说法各异,但“美国街”这个名称透露出了这条街浓郁的商业气息。

古街往事

圆智庵街不仅见证了旧时惠安的商业兴衰,还见证了若干惠安历史片段。民国十六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在全国范围进行残酷的“清党”大屠杀。“清党”期间,一位遭到国民党警察追捕的共产党人跑入圆智庵街,警察追到菜巷口处朝他开了一枪欲逼迫其就擒,当此生死攸关之际,正在恒茂药局门口闲坐的张宗本(中医,人称“宗本老”,系笔者邻居、现年八十七岁张庆法之祖父)见状从店中跑出佯装中弹跌坐于路上,同时大呼“我中弹了”,民众从四周聚拢过来围观,由于圆智庵街狭窄,人群很快将路口堵得水泄不通,挡住了警察去路,这名共产党人得以赢得时间幸运逃脱。事后在圆智庵街留下了一则“张宗本假中弹”的故事传述至今。

这条街的繁华富裕同时也曾引来劫难。年6月6日,惠安著匪汪连与汪汉民相互勾结,趁惠安驻守部队换防城内空虚之机,汪汉民率领匪徒三百多人直奔圆智庵街,众多商铺被洗劫一空,劫掠由圆智庵街开始,遍及全城。这次劫掠中匪徒们枪杀了陈亲仁、王健庭等十余人,绑架商人十三人,商民损失难以估量,史称“六六惨案”。

年有一段时期,圆智庵街附近的居民在夜间时常可以听见从紧闭的街店里不时传出一阵阵年轻人喝酒猜拳的喧闹声。天亮后人们发现,街两侧墙面一夜间张贴了许多写在长条彩纸上的标语,皆为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内容。原来这群进步青年以喝酒猜拳为幌子在夜间张贴宣传标语进行反政府宣传。古街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成为地下党工作者和进步青年的宣传阵地。

古街衰落及消失

惠安解放后成立了惠安县工商科,取代了旧商会组织。不久,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圆智庵街上的老板多与旧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是国民党员、保长,有的是旧商会领袖人物。据资料显示,解放初期,惠安旧商会中被镇压的就有:林惠民、王瑞堂、陈呈丕、林照青等人。在经历过五十年代初期的“三反五反”“公私合营”之后,这条街上的私营纷纷关门歇业,昔日的繁华景象自此一去不复返。年政府在东街中段建起一座占地千余平方的三层红砖建筑“惠安服务社”,拆除了圆智庵街东西段长街,仅残留南北街段的一半铺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商陈永喜对惠安服务社进行拆除改造,建起了如今的“惠台商业城”,仅存的一段店面被拆除,圆智庵街自此完全消失。

林达伟

赞赏

长按







































卡泊三醇软膏价格是多少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tazx.com/jtjd/41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