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

室内班毕业考察汇报

指导教师:李文东

青春不仅是美好的校园时光,也是室内设计班的小伙伴们背起行囊从石头村出发,一路向北,穿越大半个中国,行程八千里,去审视、去解读、去感受晋、豫、陕等古老中原大地的沧桑与新颜......

我们手绘的考察路线图:

先来PO我们的大合照!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伊水两岸,开凿于北魏中期至北宋的四百余年。承载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展现了我们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领域的发展变化。

未到龙门之前,心里充满喜悦与期待,自己勾画着她的模样。当身处其中时,就被她那恢宏的气势所震撼。这里既有险峻的山峰,又有清新婉约的涓涓细流,伊河将之分为东西两半,河水虽为浊体,但足以显现出她的沧桑,似乎从遥远的国度,历经万里而来。

我们们边走边用相机抓拍景色,希望留住这里的一切。但令人心痛的是那些残缺不全的佛像,游历完整个石窟,似乎也难以找出一尊全然的佛像。看到这种惨状不禁让人想起悲惨的历史和那些盗窃者的丑恶。残缺似乎成了佛像的代名词,以前只是听说,如今亲眼目睹,心中免不了有些伤感。

龙门石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那些残缺的洞窟和成千上万的佛雕外,就是奉先寺中的卢舍那的雕像,据说这是我们国石窟造像的杰出代表,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据讲解员说佛经里有“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头部稍低,像一位睿智而慈祥的妇女,令人敬而不惧。龙门石窟共有余尊佛像,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文化的艺术品,代表着我们国雕刻时代的巅峰。由此也看得出北魏皇室崇佛的气氛。

龙门石窟的雕像十分精细华丽,装饰细致灵巧,图案花纹丰富多样,体现了北魏雕刻、书法、绘画、建筑、图案造型艺术的大成。龙门石窟这一巧夺天工的辉煌成就,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

在龙门石窟体验到的不仅是是青山万水、万象生辉和诗人曾在此的吟咏与心境,更令人震撼的是先人的智慧。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据说是因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发源地。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寺门外广场南有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之门。白马寺里古树挺拔,殿宇峥嵘,曲径通幽,肃然有序。

白马寺内还有几处国际佛殿苑。分别是:印度佛殿、缅甸佛殿、泰国佛殿。

印度佛殿:方正严谨,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覆钵式穹窿顶,神秘莫测;佛殿下水流往来,喷涌不断,清澈圣洁;佛殿外回廊环绕,静谧整齐,超凡脱俗。整个佛殿装修精工,格调高雅,雕刻美妙,慎密细致,好似西方天国。一座具有印度古典风格的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的佛教寺院并立,她是中印两国人民世代交好的象征。

泰国佛殿: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位于白马寺古建区西侧,南与印度佛殿苑相邻。该殿坐南朝北,建于长27.3米,宽21.3米的台基上。大殿长14.4米,宽7.5米,高10余米,三层重檐,黄瓦覆顶,内饰壁画。年初,为进一步丰富和彰显泰国佛教文化内容,促进中泰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泰国高僧拍特实铁哥颂长老、善信瓦塔纳先生参访白马寺后出资对泰国佛殿苑进行翻修,并进行扩建,修起了围墙、大门,辟建了舍利塔、藏经阁、钟鼓楼、四面佛、凉亭、僧寮及配套设施等,扩建后的规模,长宽各米。

缅甸风格佛塔:位于白马寺院西北侧、泰国风格佛殿苑之西,南北长米,东西宽65米,总面积平方米。缅甸风格佛塔主体建筑为大金塔,是按瑞德光大金塔的尺寸3:1缩小而建,高32.92米,塔基底座径51.71米,底层为展览厅。大金塔的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主门一道。这四道主门,以及缅甸佛塔苑的围墙,完全按照贡榜王朝的缅甸曼德勒皇宫样式直接移植过来,以喜庆的红色和富丽的金色为主色调。东、西两方除主门之外还各有一个简约的小门,高3.75米,小门上用缅甸文写有“大金塔(梵文音译)”字样。

在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观,最重要的是参观完白马寺感觉自己走了好几个国家。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据《史记·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

建筑特色:

圣母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它的规格和构筑方法,是我们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殿西月台上有一对铁狮,神态勇猛,造型生动。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圣母殿给我们们的感觉就是震憾、庄严。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特色:王家大院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

考察感受:王家大院充满了身份的高低气息,其中敬业堂是我们比较喜欢的,后院为王汝成的生活区。院内砖、木、石三雕刻工精细,给宅院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乔家大院:全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地处美丽富饶的晋中盆地,是一座汇集晋商历史风貌,反映明清时代特色的民居精品。

          

建筑特色:乔家大院坐西朝东,从大门进入,是一条长长的甬道,尽头是乔家祠堂。

考察感受:很具体形象的体现了那年的商业感。乔家孝文化,在参观一号院的时候可以进马车的修建形式,从而增加人们对孝的认知和感触从而使人百事孝为先。我们的感悟是,我们现在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只有当父母不再的时候再去后悔已经晚了。珍惜当下多一些关心父母和爱护,使得父母不再孤单。

          平遥古城: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平遥古城是依据中国汉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筑风格建立起来的。城墙及城内建筑均保持着14—18世纪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          

建筑特点: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旅游餐饮空间设计:古城里有许多客栈,酒楼,别具风味。以上几张图拍摄于平遥的几家餐厅,归本主义风格设计。

考察感受:历时一天身处平遥古城之中,感受到了一座古色古香、历史文化浓郁的文化古城。没了南方的小桥流水,平遥的建筑会多一分大气厚重。走在平遥古城的街道上,就能感觉到历史沧桑之感。看着那些老旧的砖头搭建而成的古老建筑,精致雕刻的牌匾和窗花,平遥的古城,给人一种稳重厚实的感觉。绝不能否认平遥自身的魅力。有机会,换个暖和的季节,还要再来一次,好好品味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城。

壶口瀑布:作为一个生长在南方的人,水是再寻常不过的。我们一直觉得,不论碧水如玉,还是潺潺细流,水总是充满着灵气与优雅,如同温柔可人的二八佳丽,即便是怒嗔时,也始终保持着张驰有度挥洒自如的风韵。

然而,壶口瀑布却将我们的陈见一扫而空。

隔了老远,就听见沉闷的低吼声,像是什么困笼的野兽,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地来回踱步,伺机寻找突围的机会。等近一些时,声音越发洪亮,震耳的怒吼仿佛巨兽在奔腾。穿过如墙的人群,只见一幅辽阔的黄色幕布正在眼前,起始还算从容,越往后越急促,后浪狂奔着推着前浪,互相拥挤压迫争抢着蹿入水中,击起漫天的水雾,隔着老远就浸湿了人的脸。挤压起的水花腾空而起,象是沸腾的水上蹿下跳,前呼后应中彼此推波助澜,在浪尖上搅起了丰厚肥腻的泡沫。天空中是一大团一大团微黄的水雾,像是有千军万马在奔腾,在怒吼,在激战。

          

壶口瀑布就象是个鲁莽的汉子,整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它显得不那么可爱,有点不修边幅,行动间甚至有点粗鲁。但它又是直爽的,豪迈得令人惊讶,叫人震撼,浑身散发着雄性的气息。

黄河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米,底层边长25.5米。玄奘与唐贞观三年(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他单人独骑沿着"丝绸之路",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和五万余里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拜戒贤长老为师。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在天竺佛国寻道,遍游全印众国。当返回那烂陀寺时,已位居这座佛教最高学府的主讲,仅次于恩师戒贤。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

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站在大雁塔下,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千年的气息,现代的气息,也有佛的气息。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年以上。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簪,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所以这个尖底瓶的制作非常令我们惊讶,谁也不会想到古人竟然有那么大的智慧。我们惊讶,谁也不会想到古人竟然有那么大的智慧。

西安古城墙:在古代是作为防御体系使用的,现存城墙始建于明朝历经多个朝代,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才至今保存完好。城墙上的建筑,城墙的造型,都是用于防御。古城墙代表了古代建筑,又有着它特有的古色古香,巍峨壮观。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钟鼓楼:是西安钟楼和西安鼓楼的合称,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两座明代建筑遥相呼应,蔚为壮观。钟楼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式四角攒尖顶的阁楼式建筑,面积.64平方米,建在用青砖、白灰砌成的方形基座上。基座下有高与宽均为6米的十字形券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外檐和平座均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层次更为分明。

回民街: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街区。回民街所在北院门,为清代官署区,因陕西巡抚衙门在鼓楼之北,故名北院。年代末,部分回民在此街租房经营餐饮,莲湖区遂改向餐饮街方向改造,北院门遂成为回民街。

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独特的风格让它更显突出,吸引人们的目光和注意力,让人们来这里品尝美味美食。

西安博物馆:以小雁塔为设计元素,是西安博物院收藏的最大文物,同时也体现了西安的古都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强调了西安博物院作为西安文化主要展示窗口的重要地位。通过现场志愿者介绍,我们大致了解了进门整个前厅的设计理念、元素等,采用灰色与橙黄颜色结合,象征着光阴的交替,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延续相传。藏物是“古都西安”为题,以西安作为13王朝的古都、一千多年建都史为主线,以历代文物的展示为基础,突出反映西安的都城发展史和都城社会生活状况。展厅面积约㎡,陈列文物余件组。

秦陵兵马俑:被发现之后,沉睡于地下多年的多名秦王将士,重新威武雄壮地陈列于世人面前,立即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的创造在中华审美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作为以艺术生的我们来说,感悟历史的审美文化,秦兵马俑的研究价值也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考察地点都会有志愿者介绍,不过

大部分还是需要收费的,我们一路考察一路蹭听讲解。在西安,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积淀,文化、习俗、价值、美德、传统甚至糟粕。事实上,你所见到的一座座建筑、一堆堆墓冢,并不能代表这座城市。这里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那些已经逝去但又好像从未离开这块土地的一位位伟人的灵魂和他们的诗篇、传奇、自豪或是悔恨。

我们们知道,东方人的面部轮廓比较平,如果完全按照真实的眉骨眉毛塑造,就会平和圆润,这样近看尚可,远观就会模糊不清。秦俑的制作者在这里很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加大眉毛的厚度,把眉骨塑造的棱角分明,这样近看细致,远看明快清晰,并且这种夸张并不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反而让人感觉人物的性格鲜明突出。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古人的审美习惯竟然和现在我们们倡导的如此一致。

我们们学习态度:此次考察全程,我们克服气候、饮食、舟车劳顿、长途跋涉等诸多困难,始终保持着虚心学习,借鉴吸纳的态度,听导游和老师们的讲解,折服于华中之旅中建筑的万般精雕细琢,也钦佩于这几千年来的文化历史保存至今流传于世的伟大。

10月18日我们们搭上回程火车,回到起点——佛山·广职院。回望这些天,走过祖先留给我们们的珍宝,我们的知识宝囊得到了充盈,开阔了眼界,体验了与岭南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为我们们接下来的毕业设计提供了很多素材和启迪,相信我们会做出更精彩的毕业设计作品!小伙伴们加油!

艺术设计系









































冬季白癜风防治
白癜风诚信为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tazx.com/jtly/47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