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1月19日(蜡月二十五)

今天乘坐淑梅家的专车回老家宁城县忙农镇东洼子村。蓝天白云、空气新鲜、天晴日朗、笔直的公路伸向远方,沿途所见红色的房子蓝色的瓦盖特别醒目,大都是瓷砖贴面干净整洁亮堂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览无余。

按着以往的想习惯进到胡同还不得热热闹闹地接我们,且不知大人小孩一个人影不见静的出奇。还好大嫂出来接我们终于到家了!大嫂家也有很大的变化:添置了沙发、茶几、小床、玻璃隔断、时尚的橱柜,完完全全是城市人家的摆设。

早在几年就在宁城郊区看到亲戚家现代化的二楼、现代化的室内布置。大嫂家是极其普通的农家足以说明农村小康的日子是真真地很温暖!出门饺子进门面,中午吃面晚上吃饺。

晚饭后开启了乡村春节模式,开始包冻饺子了。睡滚热的大炕从炕头挪到炕腰从炕腰挪到炕梢稳稳地睡了一个好觉。

年1月20日(腊月二十六大寒)

今天是大寒,早上起来去了室外厕所感觉凉飕飕的。不过比起哈尔滨还是好的很,这里的温度比哈尔滨平均高10多度。就是到岁数了怕冷怕热怕饱怕饿怕黑天怕暴力等等,东北话叫“完犊子”,不过以我的性格也就是一会儿的事。

十点过后太阳出来立马暖和,和建华去老宅院看看。村子里变化老大了,水泥地面直接铺到住宅门口,房屋街道焕然一新。墙壁上画着“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温馨长幅画面;画着“仁、义、礼、智、信”儒家学说的画面;画着“花音鸟语”娇颜俊美的画面。一展春光一派和谐。文化氛围浓郁,色彩鲜艳,典雅古朴。画面上描绘出的古代人物名人警句、古典诗词、扑面而来,其间穿插着“激发内生动力合理脱贫攻坚”“创建先进的党支部做好人民的公仆”时尚现代的口号很有幽默感。事实也足以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喊出来的,是共产党的政策给力,是乡村干部带领群众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发自内心地感觉到“精准扶贫”落实到实处,乡村新貌提升的素质给人以耳目全新的感觉。

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老宅子结果钥匙拿错。这种事情在我身上时有发生,哈哈。既然出来了那就转转。从村东头转到村西头转到蒙古兄弟树林家,树林是极其正宗的蒙古人很热情好客,并特有民族情结,全村子只有他在大年初一虔诚地拿着满壶酒绕街拜年。我们的来访他又开始展示蒙古人的饮食文化,他给我们拿出正宗的蒙古奶糖、奶油,沏上蒙古奶茶拿出了正宗的奶豆腐招待我俩,在他的身上感觉到了蒙古人血脉相传的执着信念。可是在我家老蒙古陈建华身上我怎么一点点也感觉不出来呢?我总说他没有民族情缘,他说所以我才找汉族媳妇,这一点他远远不如本家侄女陈冬梅。

大寒的中午这里很暖和,十一点半来到了当地的村委会,一个大院子有体育器械有横幅标语,办公室正门上悬挂着蒙汉文字的牌匾——党群服务中心。隔着窗户看见里面沙发茶几电脑桌绝不逊色,和城里的办公室一样,城乡一体不是传说。

环视一圈儿童心未泯。我和老头子坐在大人专用的铁悠悠车上,悠闲自得的悠了起来,这就是农村村委会大院居然没有值班的人。周围静静地,远处的山坡偶见几只小羊在蠕动,田垄弯着腰伸向远方,院子里的几棵柳树枝微微摆动,高悬的太阳知道“我们回来了”把暖暖的阳光直射在我们的身上,这是太阳公公给予我们“城里人”最高的奖赏。我不由自主地唱起儿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我沉浸在这幸福的一刻!

晚饭过后又开始包冻饺子!

年1月21日(腊月二十七)

回来一次必须去看看老宅,今天再次来到了老宅院:

打开大门整个院子所有的地方、犄角旮旯都是玉米地垄。唯独是老屋未动低矮沧桑感油然而生,我小心翼翼地走到了窗户前向里面探望,模模糊糊地看见久违的土炕黑乎乎的墙壁一片孤寂,喧哗全无,看着看着忽生恐惧感立即退回到大门口伫足。

这里曾经三代同堂曾经欢声笑语,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公公婆婆都走了,我们自已也六十多岁奔七了,世事轮回不堪回首!曾记得婆婆的侄男、侄女在八十年代春节来拜年骑着自行车老气派了;九十年代侄男、侄女骑着摩托车来拜年可扬把了;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老人们先后离开了我们,人啊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沿着大路往回走这里有乡村卫生所、粮食收购站、简陋的洗澡堂、豆腐作坊、时尚超市,幼儿园、中小学一体的学校。大大的村庄少少的人,美丽的房子都关着门。

往返的私家车也多了起来,在宽阔的马路上飞驰,因为这里永远不会堵车。只是看见五、六、七十多岁的老人们的身影,再有十年这些人已经干不动了。据当地农民讲现在种地就是合作化模式。

晚饭后继续包冻饺子。连续奔波感觉有些累了!

年1月22日(腊月二十八)

阴历二十八是农村节前的一个大集市。

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都到这里赶集市,这里是最最接地气的地方,走了一圈儿城乡菜价上下差不许多,百分百绿色食品。看着人们兴高采烈兴致勃勃购物的状态,又一次感到市场繁荣。很多年轻人回老家过年的衣着干净时尚,帮助父母购物各个都是有钱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年轻人在外面挣大钱回来花也是国策,事物总是双向的。老公说我善于观察思考,然后写日记,人啊总得有点心劲活得才有滋味。

在集市上看到了老农民喜欢的运输工具三轮车、摩托车、小电动车,这些是老农民在农村赖以生存的根本。驴车、牛车、马车都不见了踪影,他们已经被历史淘汰了。

人们满载而归乐此不疲,农村过年有氛围有年味喜庆热闹。城市的年和平时一样闷呼呼地没劲。

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

农村的习俗是二十九上坟,准备了上坟的纸钱、打火机、抽的烟、喝的酒、蛋糕等祭品。我们都已经过了六十大好几的人去上坟,没办法年轻人都不在身边。

这次可是祖坟八代都看见了,先去的是三间房祖坟,这里有我公婆的祖上三代人按着年头说话得有近二百年,现在还会有后代来上坟,这是祖上积了大德行;转身又去了南山老坟地,这里有建华的太爷太奶、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我们依次磕头,祈求福佑子孙。最后来到了南山半腰上给英年早逝的侄子冬雷送去一丝思念,他是我们的晚辈,因为身体不好先于长辈离去。人啊人早晚的事儿,好好活着!

“八辈祖宗”就是这样来的,仔细想还真不是骂人,只要有地,再有后人年年上坟,老坟地真就留下了不可思议事实。世界大同民俗悠久、无奇不有。

今天上坟我可是经历了一场“神颠”。

来到农村若干次,都是在县城周边上坐三轮车,有着游山玩水的感觉。这次纯粹是在山坡上地垄里颠簸: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进了地垄、一会儿又开了出来、一会儿左上、一会儿右下,我的妈呀颠死我了,我咬着牙挺着使劲地挺着,因为这里的土质松软,顺着劲儿走我坚信骨头肯定不会有事。我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多少年以前回到老家也是上坟,我自己骑着自行车下山,坡度比较大我一头摔在旁边的斜坡上重重地一跤丝毫没有疼痛的感觉。不过这顿神巅可是头一次,既然愿意来农村且权当是体验生活。

大嫂一路跟着我们嗖嗖地,她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小电瓶车骑着腰板儿倍直和年轻人没什么区别,农村妇女都是女汉子身体倍棒。

按着习俗回家贴春联挂灯笼挂挂钱。大嫂用铁勺打了一锅白面浆糊糊,这样的浆糊量大贴起来结实。我们这几位老家伙正在忙着,大嫂的大女儿冬梅和爱人刘大伟回来了。

看见冬梅我掉眼泪了。冬梅在17岁时就来到我家,她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八年。她来到我家的时候是我家“革命低潮”的时候。我们一起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和艰辛,几经摩擦几经风雨我们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她和刘大伟在我们的心里是极有分量的。

我们约好了三十儿去她的婆婆家过。按着老说法三十儿只能在自己家过的,可是现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女,城乡一个样怎么方便怎么来。

下午淑梅和东旭回来了。晚饭时东旭说武汉疫情挺严重,听说是人传人有些人从南方回来了,大家要多备些口罩云云,其它的渠道我对疫情也有所了解,可是我并没有走心,主要是武汉离内蒙古很远很远,我还戏言庚子老鼠真能作!.

年1月24日(大年三十)

三十,冬梅在十点左右开车接我们去她的婆婆家朝阳山村。出村子走出没有一里地,忽然看见路边一个村庄,房屋建筑排列整齐、街道胡同干净整洁特别像样,我下意识地说这个村子太漂亮了。大伯嫂不屑地说道,这是国家给盖得扶贫村。我真是很惊讶,第一个感觉就是“精准扶贫”真是落到实处。极其正规的进村大门上很醒目的大字——“忙农乡扶贫村”熠熠闪光。我既好奇又兴奋。大伯嫂说道,你看外面像样,家里老埋汰了。不排除有些地区有些家庭的特殊状况,但是也有些人苟且偷生安于一隅,国家政策这么好怎么就翻不了身?!

途经中箭、西箭、山嘴子、必斯营子、八里营子村,庄庄院院都含有城市元素,漫染着幸福,传递着真情。打工的孩子们都回来了,终于听见了迎天震响的鞭炮声,大呼小叫的喧哗声,街道上胡同里家庭里生气勃勃,大年这才真真地来喽!

朝阳山村不错,地势好名字俏。冬梅在这里抓了一个大宝贝,她的丈夫刘大伟毕业于哈工大。听冬梅的婆婆说这个村的孩子大都是考试考出去的,学历最高的是刘大伟。这里的孩子从出生的一刻就是迎着朝阳长大的,上苍眷顾他们,更主要是后生们赶上了好的时代。

中午我们在他们家搭建的室外连接大棚吃了一顿团圆饭。阳光灿烂暖暖融融自在惬意劲爽!相聚在一起的有冬梅的公公婆婆五口人;有淑梅公公婆婆五口人;再就是大伯哥大伯嫂我和老陈一共14口,欢声笑语洋溢在朝阳山村,城乡一体不缺吃不缺穿,事实上农村很多地方已经脱贫致富走向小康。

冬梅开车送我们回家。还是一起生活了八年的冬梅懂我,特意拐弯把车开到了一片山树林前,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刻标记刻着:朝阳山美丽乡村产业基地---南国梨产业园亩。很大很大的一片梨树园子宽阔无边、看不到头。

回头顺着大路开出三里地,迎面看见一个大大的木牌造型立在路边,上方横面镌刻着“黄瓜小镇”四个字,左方竖着写着“黄瓜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两根长长的黄瓜还伴有黄瓜蔓的造型垂直立体式的悬挂着。我顿时心花怒放遥远偏僻的大内蒙也如此时尚,这是农业和旅游业的共同体,妙哉。“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党的惠民政策走到了民间,走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事实胜于雄辩给祖国点个赞!

冬梅开车把她的父母送回家。问我们还有没有事?正好有车方便,建华提议去到城里村看看表外甥明生的父母。

相聚二十里地城里村:是历史变迁朝代更迭的一个小村庄,与闻名遐迩的大明塔比邻而居,不远处就是小金塔、半截塔它们在此镇守一方。每逢民俗大节日时候,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等黄河以北外地人都携家带口来的这里上香、祈福,明生的父母就住在这个围城里。这里有着历史的遗址古代土城垣、石头地基、石头围栏、点兵场等,地下掩埋着无数兵器。曾听当地人说就是现在有时候打个井挖个沟,不经意间就会挖出铜器和箭头、铁杵、刀片等锈迹斑斑的小兵器。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古代沙场的厮杀咆哮声。这里是国家保护的区域,当地管理现代文明。有很多皇城的故事依旧在这里流传着。

明生是建华妈妈侄女的儿子,管我们叫二舅、二舅妈。明生二十岁独闯天下娶妻生子在哈市平房区住,我们一直有来往,只要回到内蒙古一定会去看看他的父母也是实在亲戚。

三十儿的晚上只剩下我们四人了,看春晚、放炮、吃饺子也颇有年的味道!

春节晚会看到了白岩松等主持人的朗诵,我开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tazx.com/jtly/77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