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古村的村落整体格局 金溪境内遍布古村落,其中整体格局比较完整、保存有相当数量古建筑,而且内涵深厚、风貌特色鲜明的有上百处。这些村落格局完整,分区明确,路网清晰,以类型化的公共节点和重要建筑元素来串联村落内部空间,如门楼、祠堂、书院、村庙、官厅、池塘、古道、小巷、场院等,按照具体地形和规模、朝向和各家各房长幼尊卑和财力地位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组织,把世俗活动空间与田园劳作空间、祭祀空间以及普通居住空间分配得井然有序。内部空间布局序列递进,逐次展开,起承转合,层次分明。同时,又根据各自的地形环境和布局构思,形成具有共性而各有章法、个性纷呈的村落组织肌理和风貌格局。 山水格局——古村落的形态与格局都深受地形的限制和约束。金溪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古村落群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西部,大多数村落集中在低丘及冈地,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地形(山水环境)特征。金溪古村落的地形特征属于介于丘陵和平原之间的冈地,大致又分为两类:一是地形起伏类,如珊珂、谢坊、后林等;一是地形平展类,如竹桥、中宋、坪上等。 金溪古村落选址在冈地,地势变化不大,但仍然加以利用,大致都是凭高向低,背山(冈坡)面水(池塘),居险聚气。背后的山体植树为风水林,以固山避风。大耿、戌源、全坊、常丰、大拓、印山都保留有较完整的风水林,且大多数村落村口还有古树作为标志,比如竹桥、蒲塘、先锋傅家、云雾、太坪等。前面挖掘水池,引水入池,既可以聚气,也可以调节小气候。几乎每个村落前面都有水塘,大多数是人工挖掘的,成为固有的格式。由此形成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格局——山体遮蔽后方,成为背景轮廓;水面铺陈前方,拉开视距视野的山、村、水的介质过渡风貌,这正是传统风水观念在村落选址布局中的体现。 山水格局与村落基础设施是紧密关联的,村落的给排水主要依赖水塘、水渠和水井,这些都依赖山水选址时考虑水源的充足安全和地势的落差处理。 防御格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时期,防御是城市的第一功能。村落虽没有城市那样坚固与封闭,但也有很多防卫设施,具有鲜明的防御性。历史上,金溪古村落大多数都建有围墙,比如后林、下宋、东源、竹桥等,有的村落则以连续一排附属建筑的外墙体形成对外封闭的界面,比如北坑与戌源。现在,金溪仍有一些村落可见村墙的遗留。比较完整的是后林,不仅围墙完整,而且有一座门楼防御特征非常强的门楼;部分残留的,如东源、涂坊、下宋等。 交通格局——金溪古村落的内部交通一般由一条横向干道和多条纵向巷弄构成,其中横主纵次。四面门楼,东西为主,即主要道路是东西向从村前穿过;南面的门楼一般为象征;北面由于在村后,一般比较隐蔽。内部,则以狭窄的街巷相连,联系各建筑的组团。有的路网比较复杂,比如岐山村村居布局“九桥十八巷,巷巷通山上”;有的比较简洁,比如游垫村的“一横五纵”。外部交通,则要依赖历史上的官道。 礼制格局——村落的礼制建筑包括祠堂、公祠、社庙、书院等,是村落的精神空间。金溪古村落中的宗祠建筑一般位于村落一端,即下水口位置,如东源、七坊、疏口、蒲塘、游垫、全坊等村;也有位于村落中心的,如大耿、旸田等。公祠位置则一般比较自由。总的来说,它们并不是几何中心,而是精神中心。实际上在金溪,有的门楼或池塘,反而成为村落的几何中心,建筑由此向后向两旁渐进扩展,形成一种类向心的结构,从而构成了一部分村落的布局形态,比如全坊、杭桥等。而一部分村落则从不同的中心向外展开,形成多中心的复合体,比如竹桥。 文化格局——影响金溪村落格局的,还有文化上的重要因素,包括褒奖科举功名的科举文化建筑和褒奖忠孝节义“四德”的功德建筑。在金溪,科举进士村落分布比较均衡,一个村落走出几位科举人物(举人以上)不是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村落的整体格局。以合市镇为例,大耿、东岗、游垫、楼下、肖公傅家、杭桥等,它们都至少走出过一位进士。村落之中,与这些科举人物相关的建筑(或构筑),不仅规模大,门楣醒目,而且往往是村落的公共节点,坐落在村落的重要位置,如官厅、桥梁、门楼、牌坊、门券等。忠义牌坊和节孝牌坊,也是村落重要的格局节点。 生产格局——劳动耕种的田地分布在村落的外围,但是这个范围尺度都不大,很多村子在门楼那里就能看见甚至看尽自己的田地,换句话说,范围不大。对于这一点,令人有点不太明白:居住的规模与尺度难道和田地出产之间会有一个比例关系?假如出产有限,是支撑不了聚落点的数量与规模的。但是,金溪古村落的分布似乎显得有些密集了。 居住格局——泛指各家院落、池塘边、门楼周围、桥梁、街巷交通节点,与居住生活有关的空间,形成院落—巷弄—池塘—空场的空间层次。 形态格局——以整体形态格局论,有顺着一条横向主要道路展开的带状,典型村落有疏口、褐源、黄通、旸田、游垫等;有沿着多条纵向巷弄并进的格网形成的团状,代表村落有竹桥、东源、楼下、城湖、戌源等;有的是比较自由分散的组合,比如疏口、中宋等。有的内部形态十分紧凑,如全坊、竹桥、东源等;有的相对自由松散,如疏口、杨坊、褐源等。总之,居高面水,一横多纵,四面门楼,是金溪古村落基本的结构和形态。 特色格局——有些金溪古村落格局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与格局,如后林的化外古堡,疏口的拂尘飘逸,游垫的一横五纵,竹桥的七星伴月,杨坊的流水穿村,全坊的众路归心等。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北京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