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发展。中华民族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长寿的文化,我们的建筑体系同样如此。 ——梁思成 丝路胡杨文化追梦人 文/张自智 金秋时节,笔者来到与额济纳旗相邻的甘肃金塔县,在考察了居延遗址、肩水金关遗址后,来到了金塔县近些年着力打造的国家4A级景区——沙漠胡杨森林公园。漫步在秀美婆裟、层林尽染的金色胡杨林中,我们被眼前古雅别致,疏密适度的仿古园林景观建筑吸引了。 ▲金塔胡杨林连志鹏摄影 ▲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金塔湖鸟瞰图 这里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仿胡杨木桥都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风情的气韵。仿胡杨木建造的栈道、桌凳、梁柱、屋脊......仿佛全是就地取材,古拙而雅致。胡杨文化彰显四溢,每一处景点几乎都有文化渊源或故事。置身其中,好像时光穿越,一下子把人带入了羌笛幽歌、古道巡行、华戎交汇的时代了。 ▲金塔胡杨林田卫摄影 ▲金塔胡杨林亭子田卫摄影 ▲金塔胡杨林田卫摄影 这些园林景观古建筑的总设计、建设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张永生。 从年到现在,张永生牵头策划设计、参与建设施工了一大批传统文化项目,除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外,还有金塔鸳鸯池景区、金塔寺文化长廊、西汉酒泉胜迹修复及彩绘;玉门雨泽湖公园烟雨阁、临夏白云观、酒泉法幢寺卧佛殿、肃北壁画、阿克塞水上乐园壁画彩绘和其他一些文化项目。 ▲张永生在金塔胡杨林景区(田卫摄影)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看了这些文化项目,给人最大的感触是:这是一个懂传统文化的人搞的。 一 张永生从小喜欢文史和美术,小时候那些《山海经》中的传说故事、历史书里的英雄人物、河西历史烟云,都让他痴迷不已。他除了悄悄反复阅读外,还临摹那些书籍中的插图,久而久之,他竟然能画的像模像样的。因此,成为学校里有名的小画家,经常办墙报板报。 ▲金塔寺田卫摄影 少年的张永生有幸拜河西著名画家,当时在金塔县文化馆工作的李生勤老师为师学习绘画。李生勤老师回忆说:“当年张永生家境贫寒,但这个娃娃学画非常勤奋,而且也有天赋。那时候,我愿意让他吃住在办公室里开“小灶”教他学画。” ▲张永生和李生勤老师在交流艺术(田卫摄影) 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古典传统建筑开始兴起,随之传统油漆彩画、雕塑和浮雕、玻璃画开始成为热门。在老师的指点下,张永生开始学习这些技艺。凭着良好的绘画功底和丰富的文史造诣,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画师。 这时候,金塔县大庄子乡文化站长王天虎慧眼识人才,在他的推荐下,张永生招聘成为了金塔县大庄子乡文化站的宣传员。两年后,他又被酒泉玻璃工艺美术厂招聘去做了工艺设计师。那个时候,上班族的工资一般才多元,但张永生每月工资是多元,当时可谓是教授级的工资。 ▲金塔胡杨林风味林田卫摄影 ▲金塔胡杨林亭台长廊田卫摄影 ▲玉门市烟雨阁彩绘效果图 ▲金塔公园牌坊彩绘效果图 工作间隙,张永生还常被请去给宾馆、景区建设画壁画、做传统彩绘设计。这时候,他发现,当一个城市有了这些传统的原汁原味的建筑和彩绘后,便立即有了个性和气韵。 ▲临夏-白云观整体彩绘效果图 ▲临夏白云观壁画设计 ▲敦煌莫高窟 他想到,自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以来,河西走廊便拉开了它辉煌的历史,一度成为距离长安最近的文化、贸易中心。在众多文化传承中,建筑也成为其中传承不息的脉动。其中莫高窟壁画中的建筑更是敦煌学研究的重大领域。中国古建园林传统技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河西,这一传统技艺更具有其地域性特色和文化价值。张永生暗暗下决心:我要做这件事! 在别人都羡慕、眼红他的收入时,张永生却辞了职。 二 年,张永生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酒泉福森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有限公司,除了参与一些传统文化项目建设外,他开始潜心研究和学习。 他常常去敦煌莫高窟、张掖大佛寺、西安、北京等地学习;参与古建筑保护的交流;拜访请教古建筑保护专家、敦煌学界人士。他谦诚好学的精神感动了好多人。为此,他和湖北殷祖古建筑非遗技艺传人、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的弟子孙文明成为故交,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敦煌彩塑非遗文化传人、雕塑家杜永卫成为了挚友。 ▲张永生和孙文明老师在敦煌文博园合影(张铭华摄影) ▲杜永卫老师在莫高窟洞窟中临摹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建筑是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常用作经变和各种故事画的背景。而且敦煌壁画中的莲花、卷草、祥云等装饰图案精美而丰富。通过反复研究学习、感悟,张永生也琢磨出了一条传承的路子。 ▲沉思田卫摄影 年在金塔金塔寺修建古建筑文化长廊绘制的壁画和彩绘设计中,张永生搜集查阅大量金塔史志资料,融入了许多敦煌元素。他创作出总长米高3米、充分体现金塔历史文化的两层大型壁画长廊。这里丝路风情和敦煌的色彩、线条、造型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组经典之作,在依山傍水,晨钟暮鼓的寺庙景致中、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 ▲金塔寺彩绘文化长廊田卫摄影 ▲金塔县鸳鸯湖入口综合服务区停车场护坡文化墙浮雕-中华文明 ▲金塔县鸳鸯湖入口综合服务区停车场护坡文化墙浮雕-丝绸之路 在张永生承揽的酒泉法幢寺彩绘建设中,更是把大量的敦煌佛教题材绘画运用到了现代寺庙建设中。有经变、藻井,有飞天、佛陀......有的壁画面积达多平方米,简直就是一个敦煌佛教绘画艺术的大展厅。为了保护这些壁画,寺庙还破例装上了保护玻璃。 ▲酒泉法幢寺壁画田卫摄影 ▲酒泉法幢寺藻井田卫摄影 ▲酒泉法幢寺壁画 ▲泉湖公园内的古建彩绘田卫摄影 年,张永生的公司承担了西汉酒泉胜迹彩绘工程。这是一个反映汉唐文化和本地文化的建筑群。彩绘内容丰富。张永生巧妙地把江南园林彩绘、河西四合院传统文化和敦煌图案巧妙融合,绘制入了这里的亭廊楼阁中,其古雅深厚、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提升了整个景区的文化气韵。 三 贝聿铭曾说过“建筑师必定是出色的雕塑家和画家。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画家,他只能算个建造者。”张永生走上传统建筑之路是缘于他对绘画的痴爱。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民族风情大壁画。 ▲张永生近照(田卫摄影) 年,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县城整体搬迁后,非常注重城市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建设。年,阿克塞县政府面向社会征集大型壁画《哈萨克民族风情画》设计方案。这时候张永生受邀参加了方案的讨论和竞标。面对这个巨大的绘画题材,他没有急于去设计,也没有着手去画草图。而是悄悄去了新疆,去了解哈萨克族文化。他像一个苦行僧,走访了巴里坤、伊犁、木垒等地,搜集了大量有关哈萨克族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的原始资料。他从老牧人的口里,了解到了哈萨克族的由来,冬不拉的传说等等。一个月时间,他黑了瘦了,但却满载而归。 ▲阿克塞县-水上乐园毡包效果图 回到酒泉后,他很快写出了设计方案。在众多竞争者中,张永生的方案深深吸引了领导和评委,因为他把哈萨克族文化深深融入到了其中,他竞标时的《冬不拉和哈萨克族文化》的演讲,几乎感动了在场所有人。张永生的方案最终在七家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中标者。 ▲哈萨克民族风情舞蹈(张永生创作) 经过半年多时间设计,他绘制草图也顺利通过了。又过了三个月时间,一幅大型户外壁画《哈萨克民族风情舞蹈》矗立在阿克塞政府广场东墙上。这幅画把哈萨克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民族信仰、民族风情、东迁、建设新家园用色彩表现了出来,其精妙的构思,生动的表现手法、丰富的内涵、绚丽而深厚的色彩立即吸引了众多目光。前来验收的专家和领导谁也不敢相信这幅构图新颖、气韵生动、意境高雅的画作是出自一位三十来岁年轻汉族画家之手。一位参加验收的领导翘大拇指说:“这个小伙子画出了真正的哈萨克!” ▲阿克塞县-水上乐园长廊门庭效果图 这样一幅巨大的经典壁画,这在河西走廊,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创举。但张永生并没有骄傲,他只是把这个作品当做自己创作的一个注脚。 ▲黄山奇观(张永生创作) 年9月,笔者在酒泉采访时,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驻酒泉办事处的餐厅里发现了张永生22年前画的两幅分别长6米、宽2米的壁画,至今依然鲜艳如新。画风既有鲜明的北方地域特点,又有山水画的大气和豪放。对于现在尚存的两个“孩子”,张永生想出高价回购,但被办事处领导一口拒绝了,说: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 四 如果说壁画和彩绘是张永生的不同时期的注脚之作,那么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建设就是他艺术的厚积薄发。这里,张永生把他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胡杨文化的所藏、所观、所感、所思、所悟尽情发挥到了极致。 ▲金塔胡杨林景观景点鸟瞰图 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有大面积的胡杨、红柳、沙枣、芦苇、沙漠。这些旅游资源如何以文化形式体现出来?如何以建筑形式表现出来?如何既要反映建筑文化,而且又要有实用价值?需要深入研究和下功夫。为了前期搞好策划,张永生搜集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多次和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领导达军山、宁建宏实地勘察、商讨景观设计方案。同时向古建景观建筑行业前辈和工艺美术大师们请教,并多次在全国大景区考察研究、学习,征求多方意见。 ▲金塔胡杨林钟建龙摄影 长时间潜心研究、构思策划,灵感像凤凰涅槃一样在张永生的脑海绚丽闪烁:从沙枣花香、香妃故事到香妃阁;从胡杨公主的故事到胡杨情侣树、胡杨王子庄园、胡杨村;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到芦苇飘雪、芦苇湿地、芦荡望雪亭,以及老子西游、王子牧羊、坠玉成池、大禹治水、青鸟植木等等,景区的大布局和文化内涵全像电影一样在张永生的脑海中上映成形了。 ▲金塔胡杨林景区 ▲金塔胡杨林景区芦荡望雪亭吕志平摄影 ▲金塔胡杨林景区香妃林碑田卫摄影 年金塔县沙漠胡杨林景区景观景点项目面向社会招标。张永生设计的竞标方案先后和六家省级甲级设计院竞标,最终中标。这个项目总投资过亿元,里面包含亭、台、楼、阁、轩、桥30余座,栈道多米,其建设规模在金塔县前所未有。 ▲金塔胡杨林民俗风情街 ▲金塔胡杨林景区胡杨街田卫摄影 在施工建设中,张永生每天与天地对话,与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交流。为了体现自然景观壮美,他多次考察古迹,了解本地古代民居的特点,用古传统工艺,将麦草皮、土黄、煮糯米汤、矿物石色颜料、黄土发酵,做出完美的黄土泥巴墙;为了开辟一条满意的栈道,他和景区管理人员在茫茫胡杨林里走了无数次,做了无数次勘察和测量,一条栈道路线确定后,张永生的两条腿也差不多就走肿了;为了让护栏的材质做出很接近于胡杨的沧桑感,他带领工人做了数十次实验,直到做出满意的颜色和造型;为了让工人掌握胡杨文化内涵,他不厌其烦地对工人进行专门的美术培训。 ▲金塔胡杨林栈道田卫摄影 ▲金塔胡杨林小品-桌凳田卫摄影 ▲惟妙惟肖的胡杨休闲桌凳田卫摄影 栈道长廊的护栏是模仿胡杨苍老的枝干;地板是模仿胡杨木板;树池、休闲桌凳子也模仿胡杨树墩、板块;亭台楼榭都仿佛是胡杨木材搭建的。虽然都是用水泥参合矿物颜料制成,但这些建筑的造型、色彩,甚至连木纹、伤结都做的惟妙惟肖。观赏性和实用性做到了最完美结合。 ▲金塔胡杨林闫爱萍摄影 年9月28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酒泉航天金塔第八届胡杨文化旅游节在金塔县沙漠胡杨林景区隆重举行。金色胡杨林里,游客如云。那些散发着浓郁胡杨文化气息的栈道回廊、亭台楼阁、酒肆客栈耸立于层林之中,依附于湖水之畔,座落于繁华之地,但都显得那样古朴和谐,自然隽永,装饰亮了一道道风景。到这里游览的中外游客都赞口不绝!看着那些古拙而雅致的护栏桌凳,游客们常常惊叹地说:这简直是艺术品了! ▲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游人如织邹鹏摄影 ▲在金塔第七届胡杨文化旅游节上,张永生为景区建设捐款八万元。 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多次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中报道展示。年11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命名为金塔县沙漠森林公园。年,金塔沙漠胡杨林在创建5A级景区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步伐。 ▲金色霞光殷强摄影 ▲金塔胡杨林街区田卫摄影 谈到胡杨林景区建设的前世今生,张永生说:“金塔的先辈们为了防风固沙,经过几代人奋斗,栽植了这片林子。前人栽树、后人歇凉。金塔县委县政府把这里开辟成为文化旅游景点,是金塔历史发展中的亮丽篇章!胡杨林景区的建设,应该是几代人努力的成果,不是一个人,一个公司的功劳。我今天能做出这点成果,也和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特别是要感谢县领导和景区管理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前期调研和决策规划,就没有胡杨林景区的今天!” ▲金塔胡杨林田卫摄影 ▲金塔胡杨林 在大漠,胡杨用顽强执著的精神把对生命不悔的热爱发挥到了极致。在现实中,张永生身上正是有这种“胡杨精神”,在传承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路上,他永远是这一伟大使命的践行者与追梦人…… 作者简介 张自智笔名远近,敦煌人。曾在新闻单位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多年。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散见报刊。曾创作电影剧本《草圣》、《关城燕鸣》、《石油师长》、《五色沙》、《画匠》;电视连续剧本《敦煌旧事》;专题纪录片《诗意两关》;广播剧本《石油师长》;小说《敦煌传奇》、《白梅和李梅》、《敦煌,远去的枪声》(长篇)等。十五集广播剧本《石油师长张复振》曾获全省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电影剧本《石油师长》获年度甘肃优秀剧本奖;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剧本《敦煌旧事》获年优秀西部剧本奖。入选甘肃《影视大观》编剧。《当代敦煌》执行主编。 封面设计:一田 本期编辑:远近水中天 文章校对:苏? 往期文章点击推荐 敦煌工匠杜永卫的“新不了情” 原来敦煌石窟是这样建造起来的! 乌鞘岭|千年官道留下的文化印痕 柴剑虹|敦煌是移民城市最有文化的地方 罗布荒漠“母与子”|敦煌地区野骆驼的秘密 敦煌学家谭蝉雪的传奇人生 高原仙踪,西王母的故乡在哪里? 莫高山下的记忆|父亲的信 敦煌民间传说中的神秘“贼窑”在哪里? 兰州活宝玛露西 一位流落甘肃的白俄女子 常沙娜回家啦 “花开敦煌”月圆·同心中秋 相距七十年的两场父女画展 看见喀什 看的东西,让人醉了 欢迎转发个人朋友圈。 网络、微平台转载须经当代敦煌授权。 擅自转载必究。 投稿信箱: m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tazx.com/jtxxw/46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