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近日,宁德市规划局发布《宁德市中心城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公示》、《宁德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公示》(具体方案、规划图附后),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将开启宁德未来城市建设崭新篇章。 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业内称双新体系)是国家重点推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规划建设需要与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进行技术衔接,为未来城市进入文明、生态建设阶段做好技术准备。 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好,未来的城市将不再出现重复建设的拉链路,不再经常出现因为道路开挖堵车问题,不会出现大量的空中蜘蛛网; 海绵城市把雨水就地滞留了,将根本改变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地下水逐年下降的问题将得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将逐渐减小,不会再天刚刚下完雨,空气就热烘烘的。到那时,早晨起来,可以看到薄薄的晨雾,可以看到滴滴露珠,可以感觉到一丝丝的湿润暴雨日,道路上不再出现城市看海和交通阻断问题了;我们不再为降雨惶恐不安,在少雨的季节,我们将为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欢呼。也许由于水的作用,空气扬尘减少了,雾霾天也会减少。 同时,城市综合管廊体系与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之间、双新体系与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紧密相关。 关于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对地下管线的影响:目前的大部分综合管廊设计的地下埋深不小于2.5米.这是考虑了非重力流管线如电力、通信、天然气、蒸汽、给水等管线的自由穿行,这个深度基本满足了各种管线的埋深覆土要求;对于冻深线较深的北方地区,复核防冻深度后,综合管廊需相应增大埋深。在地下综合管廊截面高度范围内,外部管线将无法穿行,对于雨水污水等重力流管道当综合管廊有排水舱时,雨水污水可以就近接入综合管廊内;如果综合管廊无排水舱,雨水污水管道需要采取倒虹吸措施在综合管廊底板下穿过。这会增加未来清掏疏通工作量,降低排水速度和排水效率,需采用增大排水管道直径的措施解决排水效率低的问题。增加排水管道投资,对于坡降较大的山区城市影响较小,对于平原城市的影响将非常突出。综上所述,综合管廊对重力流管线的埋设有影响,建议在城市排水出口满足出水要求的情况下将排水纳入综合管廊内,综合管廊对非重力流管道及缆线的埋设没有影响,建议在规划指标中明确综合管廊主体顶面埋深不小于2.5米。 海绵城市建设将对城市规划提的硬性指标要求:依据国务院文件对海绵城市建设规定的“雨水就地滞留、渗透、利用达到70%的目标要求,在地表介质中 1)道路、由于需要满足雨天道路通行,道路不能积水,道路占地大概为15-20%; 2)坡屋面、大跨度屋面.不能用于滞留雨水.以及其他不能滞留雨水的地面暂估10~15%; 3)合计约为30%,这些面积的降雨将直接外排。 剩余的70%的绿地平屋面、停车场、铺装地面需要全部采取滞留雨水措施:采用下沉绿地、滞留雨水屋面、小块体铺装地面下的吸水海绵结构等做法。在城市规划中,需要依据当地的历史最大日降雨量(设为Hmm)明确以下指标:下沉绿地的下沉深度H、滞留雨水屋面滞水深度H、小块体铺装地面下的吸水海绵结构的吸水总量厚度H。这些指标确定后基本可以达到国务院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地情况不同,老城区还存在绿地面积非常少的情况,建议参考有关资料经过规划设计和计算后确定上述指标。对于干旱少雨城市,滞留绿地雨水能够较快渗透入地下屋面雨水蒸发也非常快;对于雨水充沛的城市,建议在滞水屋面和下沉绿地采取缓释措施,按照计算要求设置缓释管道联通排水井。 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将对城市规划的城市排水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实行海绵城市建设后,由于70%雨水就地滞留缓释,排水量大幅度减少,预计排水量是非海绵城市建设的一半以内。具体应该由排水专业计算确定: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对老城区排水困难地区非常有利。对于新城区,可以减少排水管道投资。 关于城市规划中是否将排水纳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问题:排水如何接入?排水接入会遇到哪些困难?排水是否必须采用雨污分流制? 这个问题在新的城市规划中具有普遍性。综合管廊一般随道路布置排水系统属于重力流系统,按照排水规范,明确规定坡度不小于0.。该坡度与规范对道路纵坡要求一致,因此排水进入综合管廊是可行的。排水接入在雨污合流制情况下非常方便,在雨污分流制下比较困难,非同侧的排水管道需要自管廊底下采用倒虹吸至相应的排水舱内,会增加未来清掏疏通工作量及降低排水效率。在综合管廊交叉节点也存在同样问题,需要采取同样的措施解决,这将会大大降低综合管廊排水效率。因此,在综合管廊建设中排水接入是可行的,建议采用雨污合流制将排水纳入综合管廊建设。建议在雨污合流制条件下对初期雨水进行去污处理,由于初期雨水冲刷路面的含污量较高,实施初期雨水去污处理后可以减少城市总的排污量。是否纳入排水系统以及是否采用雨污合流制,在城市规划中需要予以重点论证确定。 附一、宁德市中心城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公示 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按照按照中心城市建设项目工作安排,市规划局委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宁德市中心城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目前规划编制单位已完成规划方案(报批稿),并完成相应的技术审查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现将该规划方案(草案)予以公告,内容如下: 1、规划编制单位及其资质等级: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市政行业甲级)、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甲级); 2、规划范围:宁德市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99.8万人。 3、规划目标:科学构建与有序推进宁德市中心城区层次化、网络化、安全、先进的综合管廊系统,促进中心城区市政管线的集约化、可持续化和智慧化发展,全面提升市政管线的安全水平和城市防灾抗灾能力,有力改善反复开挖路面问题,为宁德市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主要规划内容: (1)管廊建设适宜性评价 管廊建设适宜性评价从管廊建设区域适宜性评价、管廊建设道路适宜性评价和管廊建设条件适宜性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管廊建设适宜区域划分和管廊建设适宜道路。 (2)规划期内合理的布局与规模 通过对综合管廊适宜性评价的相关分析,为管廊在规划期内的系统化布局提供了基础的依据。 (3)干支缆线管廊规划布局 根据宁德市总体规划和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用地结构、布局形态,结合道路交通、各市政管线等规划以及综合管廊建设适宜性评价分析,在宁德市中心城区构建干支缆线三级系统,形成“纵横互通、棋盘式布局”的管廊系统布局,为智慧管网的发展搭建起建设平台,引导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发展。 (4)与其它地下设施相协调规划 综合管廊应与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开发、地下人防设施及其它相关地下建设项目协调,宜与之同步建设。 (5)三维控制线与断面 三维控制线规划包括综合管廊的平面控制和竖向控制以及在道路下的位置。管廊断面规划包括综合管廊的断面布置原则,并按照管廊的类型确定其断面形式和尺寸。 (6)重要节点设计 管廊重要节点设计包括管廊与管廊交叉节点,管廊与铁路、公路交叉节点以及管廊与河道、地下通道交叉节点设计。 (7)实施保障措施 从管理及制度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施工保障以及运营保障几个方面提出对综合管廊的实施保障措施,确保综合管廊的顺利建设、运营和维护。 6、公示日期:年11月16日-12月16日(一个月) 7、公告形式:网络公示,网址 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如有意见、建议或规划方案咨询的,请在公告日期内书面联系宁德市城乡规划局(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