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永靖名人 永靖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名震华夏的功臣才俊辈出。一代疆臣、经营边疆19年的新疆省主席金树仁,我国近代农业统计与土地利用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奠基人、农学家张心一,中国枪王、95枪族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中国汽手枪第一枪、为中国获得亚运会第一枚金牌的祁克发等,都是从永靖县走出去的,是我们永靖人的骄傲。下面对这些名人做一简要介绍: 著名农学家张心一 张心一(—):原名继忠,永靖县盐锅峡抚河村(马家湾)人。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少时家境贫寒,7岁入私塾,13岁考入兰州中学,17岁以官费考取北平清华学校。民国11年(年)毕业后,赴美国依阿华州攻读农学,后入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深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民国15年回国后,历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农业推广系主任、国民党立法院统计处农业统计科科长、国防委员会和考试委员会特别委员、中国银行农村贷款主任、甘肃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等职。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计划局农业计划处处长,农业部土地利用局副局长,中国农学会专职副理事长、第三届顾问,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地学会名誉理事长。年被国际农业经济学会誉为终身会员。 民国21—22年,张心一在国内首次利用现代经济学方法,深入甘肃、青海、广西等省调查土地、人口、生产、生活等状况,撰写发表《中国农业概况估计》等论文,曾被国际上称为“张心一数学”而加以引用。民国29—35年任甘肃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时,创办水利林牧公司,筹资兴办农、林、水、工矿、交通等几十万亩水地,解决了酒泉、金塔2县多年的水利纷争;修建的长25公里多、灌地万余亩的湟惠渠,使灌区农民至今受益;在兰州徐家山首创种草种树,总结“以旱治旱”,治理水土流失经验,并在洮河上游建立采伐适量、保存水源的示范林场。他是甘肃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奠基人。民国31—36年,他在永靖白塔寺川修建的长20.02公里、浇地1.18万亩的永丰渠,受益至刘家峡水库淹没前夕。民国33年他托付同学、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兰州市,带来92种牧草种籽和美国“蜜露”甜瓜子。经他主持试种推广,“草木犀”以抗旱耐寒扎根大西北,“蜜露”更名为“华莱士”,后改为“白兰瓜”,成为兰州饮誉国内外的特产。同时,在盐锅峡马家湾村捐资筹建抚河小学。他积极支持著名新西兰籍友人路易·艾黎先生来华办学,并由他兼任培黎学校名誉校长,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张心一在农、林、牧、水利等科技领域,为中央提供许多科学决策资料。年按陈云要求,收集与中国农业有关的归纳中外资料,送陈云研究。中共中央此后提出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决策,就是根据陈云依据其资料研究结果决定的。为此,他被陈云称为“这方面的权威”。一些外国专家断言,在北纬23°以上地区种植橡胶无望。他不迷信国外“权威”,建议在广东、广西、云南试种成功,结束了我国不产橡胶的历史。年,他来甘肃天水、庆阳和陕西延安、绥德、榆林等地视察水土流失情况后,撰写《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生产》的报告,由农业部印发各省参考。他两次参加黄河水利资源调查,为盐锅峡、刘家峡、八盘峡等地的开发利用,付出巨大努力。他曾为福建、广东、广西省推广绿肥,长江流域水稻增产出力;并撰写《进一步发展绿肥作物》文章,在《红旗》杂志发表,使绿肥得以推广发展。年,张老以88岁高龄只身来兰,参加干旱造林论证会,并赴河西走廊和定西12个县、市考察。年,中国农学会在庆祝建会70周年之际,决定表彰张心一等两位适逢9寿辰的农业科学家,中国土地学会编印《张心一纪念集》,载有中国农学会、中国土地学会的贺词,何康、杨显东、艾黎、梁秋实、孙晓村等的题词、书信和纪念文章15篇、传记2篇,张心一文选15篇。盛赞张老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农业,热爱乡土;为人正直,赤诚待人,严格律己,廉洁自持,言行一致,刚正不阿袁勤劳朴实;致力农业科学,奉献终生,高风亮节,风范长存。 文字丨杨小红 编辑丨何克梅 审核丨陈刚 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宣 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