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容懈怠有力度也要有温度 当前,全球疫情持续演变,病毒变异株陆续出现,国内疫情多点暴发,形势严峻复杂。国家卫健委强调,各地要深入查找短板漏洞,从严从紧抓好各项防控工作,坚决遏制当前疫情扩散蔓延,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疫情防控不容丝毫懈怠 本轮疫情来势凶猛,由于毒株不同,疫情防控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形势。从病例的传播渠道来看,不少地方都是因为疏忽麻痹,给疫情造成可乘之机。各地分散出现的确诊案例告诫着我们,疫情防控需要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更加有效的防控举措。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惨重的。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坚定信心、铆足干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防疫工作不容儿戏。只有防疫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应当说,我国当前所确定的防疫举措仍然是战胜新型毒株的有力武器,所以,在全球疫情尚未平息之时,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决策部署。广大领导干部要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全面排查并及时治理本地本部门防疫工作中的堵点盲点,确保疫情防控这根弦始终绷得紧紧的。 疫情防控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把尺” 疫情防控就像“一把尺”,检验着我们运用先进理念、科学手段、专业方法、精细标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水平高不高,检验着我们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检验着我们能否用最快速度和最有力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加以解决。面对本轮疫情,我们在充实力量、完善机制、高效运转“动起来”的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理念更新、方法创新、硬件上新,在这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考中,堵住一切可能导致反弹的窟窿和漏洞,确保防疫不松懈、发展不停步。 首先,要强化综合统筹,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协同、分工管理、反馈调整的工作闭环,建立健全飞机场、火车站、医院等重点区域与街镇社区的联动合作机制。其次,要做实条块联动,形成“部门围绕街镇转、街镇围绕村居转、村居围绕群众转”的工作格局,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社区群众、驻地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夯实自治共治的多元治理体系。最后,要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高在线办理率、全程网办率、远程办事率,实现人、物、地、数据“一口采集”“一图感知”“一网统管”,为基层有效减负、持续增能。 疫情防控有力度也要有温度 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实打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毫不松懈地肩负起疫情防控政治任务。必须坚决遏制源头,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做好密接人员的隔离及健康管理工作;同时,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并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做好人文关怀。 疫情防控工作还要做得更暖一些。应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依法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药品等必需品不出现短缺。特别是对那些处于封闭管理状态的社区,要通过更有温度的细致工作,确保居民生活平稳有序。只有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人民群众暖心、安心,更有信心,才能形成强大战“疫”合力。 本土又增24+7!多地紧急通知!一律暂停!会全国大规模暴发吗?卫健委最新回应→ 最新消息! 昨日全国新增本土病例24例 江苏18例,河南5例,湖南1例 本土7例无症状 上海无本地新增 商丘通报瞒报情况 8月15日,商丘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因新确诊病例尹某及其家人没有在第一时间及时、真实报告其实际行程,致使疫情防控措施没能及时跟进,导致商丘市疫情出现反弹。对此,商丘市有关部门已展开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河南郑州学校开学时间延迟,启动线上教学 据8月15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根据教育部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的要求,结合郑州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原定8月25日开学,时间延迟。在报道教学方面,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在延期返校期间实施线上报到,线上教学。南京中小学幼儿园9月1日暂缓开学返校 8月15日南京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戴兴海介绍,南京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9月1日暂缓开学返校。在南京市全域均转为低风险满21天后,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开学返校,具体的返校批次和时间安排,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后,会提前三天向社会公布。广东多所学校紧急通知 随着秋季开学的临近,全国多地尤其是出现疫情的地区,多所高校对秋季开学时间、新生报到与军训安排,以及前期授课形式等进行了调整。广东多所学校近日陆续发通知,宣布军训延期。同时,强调“非必要不出省,开学前14天务必返回居住地”的防疫要求。浙江省多地通知:一律暂停! 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 台州多家超市、酒店、药店停业整顿 江北农村文化礼堂一律暂停举办聚集性活动 宁海农村文化礼堂一律暂停举办聚集性活动 北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继续暂停 国家卫健委: 全国发生大规模疫情的风险比较小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我国多地相继出现聚集性疫情,截至12日24时,全国18个省份48个市发生本土疫情,累计报告病例超过例。在发生疫情的48个市中,36个市超过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报告,除了扬州、武汉、张家界以外,其他地市仅是零星报告,全国疫情风险整体可控。疫情还很严峻! 疫情防控不容有失 大家切勿放松警惕! 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大家千万要注意防护! 疫情防控小知识,这些要牢记! 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呈加速蔓延的形势,国内多个地区陆续出现散发本土新冠肺炎病例,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大家要时刻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下面这些疫情防控小知识,一起学起来吧!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 科学戴口罩 (一)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 5.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 (二)口罩应如何保存和清洁? 1.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内,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3.口罩出现变湿、脏污或变形等情况后需及时更换。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三)普通公众如何选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 1.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 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为什么洗手 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毒、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 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一)怎样正确洗手? 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正确洗手是关键。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 第三步,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 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把手指关节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4.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双手。 5.捧起一些水,冲淋水龙头后,再关闭水龙头(如果是感应式水龙头不用做此步骤)。 6.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二)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为了避免疾病经手传播,应注意正确洗手,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眼、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物品),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 (三)外出不方便洗手时该怎么办? 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可选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将消毒剂涂抹双手,持续揉搓15秒。 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使用时用量要足够,要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 对公众而言,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为什么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 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 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在公共场所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如必须去,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项?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准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 2.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3.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滞留时间。 4.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5.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付费。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二)前往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等。 2.列好购物清单,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的时间。 3.购物、结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4.乘坐电梯时,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应佩戴口罩。 5.回家后立即洗手,做好手卫生。 (三)到农贸市场购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1.配合体温检测。 2.做好个人防护:在低风险地区农贸市场内应随身携带口罩。在人多的摊位购物时,应当佩戴口罩。中高风险地区顾客进入农贸市场应全程佩戴口罩,挑选商品时建议佩戴手套。优先使用扫码付费方式结账。 3.加强个人卫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时等部位。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用肘臂遮挡口鼻。离开市场后,及时洗手,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4.购买冷冻食品时,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回家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食品加工前要认真清洗并防止水花飞溅。加工时注意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存储时,最好使用保鲜袋独立封闭包装。 (四)到餐厅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 1.选择间距较大,通风良好的位置落座,尽量减少多人聚餐。 2.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 3.用餐前应规范清洁双手。 4.2人以上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 5.尽量通过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五)工作场所如何做好防护? 1.遵守单位防疫措施和规定。 2.配合做好体温检测。 3.不要带病上班,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要及时向单位报告,医院就诊。 4.在工作场所中,应做到戴口罩、勤洗手、1米社交距离、开窗通风、少聚集。 5.乘坐电梯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按钮。 (六)去医院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就诊者应提前了解就诊疗程,医院逗留的时间。 2.全程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实名登记等。 3.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不触摸眼、口、鼻。 为什么要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消化道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唾液污染筷子、勺子,进而污染食物,传染给其他就餐者。 1.提倡多人就餐时采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 2.使用公筷公勺,剩余的饭菜可以放心打包或分装,减少食物浪费。 3.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最简单有效的卫生防病习惯,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家庭中如何实施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 1.固定餐具:家庭成员固定餐具,即每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从外形、颜色上加以区别。 2.践行分餐: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筷公勺来夹食物,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 3.儿童喂养: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要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避免用嘴尝试孩子食物、与孩子公用餐具等。 4.家长示范: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并坚持下去。 ●防疫小知识来啦!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小伙伴们看过来,找工作不用愁,来这里就能找到你心仪的工作哟!●《盛夏未来》火爆上映啦!如果有一天,你喜欢的人刚好也喜欢你,那么现在,就是未来!???金塔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