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一个低调的边境之城,却蕴含着无限的宝藏。这里既有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又因为地处边陲,深受邻近国家文化影响,无论在建筑还是食物上都洋溢着东南亚及南亚的异国气息。德宏,在傣族语中意为“怒江下游的城市”,这里是我国通往印度洋的主要陆路出口,也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德宏是连接华夏文明与东南亚文明的重要枢纽,这里是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5个少数民族的世居地。傣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德昂族的“浇花节”、傈僳族的“阔时节”,每到节庆时节,热闹非凡。 在德宏的州府芒市,光是上座部佛教寺院就有超过所。芒市人在结婚、建房、疾病、丧葬等的重要时刻都要请佛爷诵经。旅行者造访芒市,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著名的勐焕大金塔。它是中国第一金佛塔和亚洲第一空心佛塔,坐落在海拔.6米的雷崖让山顶上,传说释迦牟尼生前转世为金鸡阿峦时曾生活于此。 勐巴娜西,傣族语中意为“美丽神奇的世外桃源”,这里曾是潞西少数民族先民的部落。园内可以观看树化玉等神秘奇异植物,探寻古生物的发展变迁,还可以观赏在园内自由行走的孔雀,犹如身处世外桃源。在公园里,你可以在玻璃塔眺望芒市、体验采茶,并且和这个“世界最大的孔雀养殖基地”里的只蓝孔雀进行亲密接触。游览道两侧竖立和横摆着数百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亿年树化石、二亿年树化玉和奇形怪状的山石、水石、石胆、玉石、翡翠。珍藏馆内,陈列着来自国内外的多种奇石、化石和大型根雕。 畹町位于德宏南部,隔河与缅甸相邻。“畹町”系傣语音译,意为“太阳当顶”,所以人们喜欢把畹町叫做“太阳当顶的地方”。全市总面积95.34平方公里,总人口二万多,市区仅五千多人,是全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云南的三个边境开放城市之一。畹町有全国罕见的柚木林,郁郁葱葱的橡胶林,各种热带作物也很丰富。 姐勒金塔,傣族语中名为“广母贺卯”,意思是建造在坝子马头的塔。金塔位于瑞丽市东北5公里处,供奉着佛教圣物——舍利子,这里是瑞丽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也是东南亚五大金塔之一。这里每日香火不断,每年泼水节傣族人们和佛教僧侣们也会齐聚在这里参与祭礼敬佛活动。 梁河境内的南甸宣抚司署,建筑群按汉式衙署式布置,由五进四院、一共47幢间房屋组成,可谓“层层院进八方通,幢幢殿阁殿中殿”。这里是德宏州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保护较为完好的土司衙署之一,被誉为“傣族故宫”。 树包塔已有多年历史,据傣文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三年,即公元年,芒市第十七世土司放愈著为纪念一场胜利的战争而修建了此塔,距今两百多年。此塔系钻石砌成,高约十余米,呈八角形,神龛内竖着佛像。砖砌的塔身天长日久出现了裂缝,风中渐渐积满了尘土,一粒榕树种子被风或鸟带到了塔缝中,春雨浇下,种子生根发芽,于是古塔就渐渐被榕树包了起来,形成树包塔奇观。如今塔顶上的树已高达30余米,树冠覆盖近平方米。塔包着树,树包着塔,结成了一个坚强的实体,塔就是树,树也就是塔。 莫里又被称作“扎朵”,相传佛祖曾在这里的温泉旁戒斋沐浴,后来留下了一只硕大的足印,为纪念佛祖的亲临,后人用大佛脚印的印巴利语“扎朵”称呼这里。这里是负氧离子很高的一个天然森林氧吧。莫里热带雨林景区以原生热带沟谷雨林植被与瀑布组合为主要景观,古木挺拔参天,森林茂密遮天蔽日,野生植物多种、花卉及香料种。 最后说一下过手米线,过手米线是阿昌族的心头之爱,德宏州特有的小吃,即使在云南也属于小众吃法。用质量上乘的米制成米线,将鲜肉烧烤七八分熟之后切成细块,佐以花生、芝麻、豆角、辣椒等。吃时要将一团米线放在手心,拌上各种佐料,因而得名“过手米线”。云南德宏,一个低调的边境之城,却蕴含着无限的宝藏,等你来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tazx.com/jtyy/127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