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江阴人在外地

往往会有两种体会

一是看哪儿都没有江阴好

二是所有人都知道

在你心里哪儿都没有江阴好

但江阴到底哪里好?

任你心有千千结

外地朋友只知“有钱”

如何一秒讲出江阴有多美

看这里——

以人为本的百强县之首——江阴

17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村:澄江街道、南闸、云亭、城东街道、临港街道、璜土、月城、青阳、徐霞客、华士、周庄、新桥、长泾、顾山、祝塘、华西村、长江村,称得上一镇一特点,一村一富裕。

澄江街道标志——发展与方向的中轴线

南闸标志——运河管道、城市通道

云亭标志——山山水水之间的一块静土

科技与教育把这里孕育得更有魅力

临港街道标志——国际化、走向世界的现代之城

璜土标志——把葡萄种在一个有天地灵气的地方

月城标志——龙舟与包装心心相映

青阳标志——圣殿、灵气映照大地

徐霞客标志——圣人、圣景

华士镇标志——新能源与文化的融合

周庄标志——世界上的每一块布都和他有关系

新桥标志——欧洲小镇、绅士制造

长泾标志——江南人、江南风、江南情

顾山镇标志——红豆

祝塘标志——除有武松打虎,更有江南风情的那份雅性!

华西村标志——金塔、别墅、青山绿水

长江村标志——远洋、钢铁、小桥流水

朴实的分割线又出现了

制作这一系列的有心人叫DT

没错就是这么低调有个性

36岁的他来自内蒙,16岁就在外游历,走遍了全国多个城市,最后别具特色的江阴留住了他。身为江阴女婿,如今他有了两个孩子。

身为一名设计师,他感受到了江阴独特的底蕴和美感,为了梳理记录下来,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更系统地了解江阴,他设计制作了这一套“江阴logo设计”。

年,他就因为工作的缘故走遍了江阴几乎每一个乡镇,江阴人的“团结”、“归属感”让他感触很深,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每镇不同的经济面貌,也让他萌生了记录的想法。

“现在的城市,同质化的现象很严重,差不多的商业街、商业圈已经把原生的特色掩盖掉了。但江阴仍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令人印象格外深刻。”

除了“江阴logo”,DT还设计了“江阴习俗篇”

江阴习俗篇

江阴特有的习俗,你还记得几样???每一个习俗,都有着他独特的含义,我们应该牢记!

婚嫁——六礼讨八贴三代

江阴婚嫁习俗——注解

旧时江阴男女婚姻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人不能自主。联姻有所谓“六礼”,程序至为繁琐: 纳彩:男家央媒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去求婚。

问名:男家托媒人请问女方的名字和生年月日,称“讨八字”。女方应允,即请媒人将“庚贴”(出生年、月、日、时辰、生肖)送至男方,称“送口生”。

纳吉:男方将“口生”放在“灶神堂”中,3日内家宅平安,再请算命先生掐算,如双方无“冲克”,则择日“定亲”。“定亲”不限年龄,有幼儿、少年,甚至在娘肚里就相约定亲,所谓“指腹为婚”的。

纳征:由男方将祖孙三代名字写在“庚贴”上,连同彩礼(金银首饰和衣物)放在聘礼盒内,送往女方。互换“大贴三代”,婚事即作定论。

请期:迎娶前,男方择定吉日,用红纸写好,并备“压帖”(礼金),托媒人将“日书”送给女方。一般送到第三次,女方才会收下。婚期确定后,根据女方要求,再给予礼金,称“大送银子”,以备女方置嫁妆。

集场——求神灵保佑,消灾降福

江阴集场习俗——注解

作为一种汉族民俗文化活动,城乡庙会节场由来已久,昔时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人们为祈求神灵保佑,消灾降福,择定传说中某个菩萨的生日,在庙会演戏酬神。更有迎神赛会,烧香念佛,民间杂耍纷呈,于是商贩云集,买卖兴隆,沿袭成俗。庙会之日,家家备菜。如山观的香山,有大小庙宇8座,从清咸丰年间起,农历三月十五为庙会节场,各路菩萨被抬出,更换新袍,接受祭祀,然后按古时官场,全副执事仪仗,掮旗打伞,浩浩荡荡"出会"。其中夹着汉族民间文艺"荡荡船"、"茶酒担"、"踩高跷"、台阁"仙牛打水"等。整座香山连同周围仓廪桥、占文桥、三甲里、王家埭4个小集镇热闹非凡,农民们趁此一年一度节场,买回自己所需农具和日用品。江阴君山农历三月廿七、廿八庙会节场,盛行拜香会。各乡善男信女,结队成群,手捧香凳,顶礼膜拜,称为"文香";更有"吊肉香"者,用多枚钢针勾在臂膀上,下挂铜锣、香炉,最重达50余公斤,称为"武香"。全城路之为塞,是日物资交流兴旺,店家莫不利市数倍。

过年——农历十二月廿四,要付清薪水,还清债

江阴过年习俗——注解

“咱们江阴人过年其实从农历十二月十七就开始了。”对民俗颇有研究的承嗣荣告诉记者,从农历十二月十七开始便进入了过年的准备阶段,一直到元宵节结束,这个新年才算是完全过去了。这个月的十七、十八日用来“掸檐尘”(即搞家庭卫生),江阴话说“十七、十八,越掸越发。”到廿三日,便是送灶家菩萨,照规矩,还要给灶家菩萨供奉糖果,以期望菩萨吃了糖嘴巴甜甜蜜蜜,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

廿四日便是接灶日,同时一家人也要聚在一起吃“廿四夜饭”(又名小年夜饭)。据说,上世纪40年代以前,这“廿四夜饭”还有特殊的意义,忙碌了一年的伙计要返乡过年,就在这一晚吃了晚饭与老板结账,欠别人钱的也要在这一天全部还清。“这一习惯一直沿用至今,大多数用人单位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农历十二月廿四这天,要付清职工薪水。

喜庆——三朝衣、送汤、报生

江阴喜庆习俗——注解

20世纪90年代后,“重男轻女”观念淡化,晚生晚育、少生少育、优生优育深入人心。孕妇拍照留念逐渐盛行,为初生婴儿留水晶泥手印、脚印成为时尚,有人甚至把满月胎发制成胎毛笔作为珍藏。“三朝衣”、“送汤”等习俗逐渐在城区淡化,农村仍延续,但均为购买成衣和保健品。“报生”改用电话,岳家用益母草、红糖、鸡蛋给女儿“送汤”。因生活水平提高,为新生儿办酒排场越来越大,“三朝酒”、“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通常择其一种,多数家庭以办满月、百日、周岁酒为主,并在酒店办,少数在家办,费用一般都在万元以上。长辈给初生孩子钱、物、保险、存折都有,给金锁片、金木鱼、金花生逐渐减少。无论男孩、女孩,祝福都一样。

暖灶——取“鲤鱼跳龙门高升”之俗

江阴暖灶习俗——注解

单纯的“暖灶”习俗在城区基本消失,只是搬家时新购的灶具要事先点火,还要吃糯米团圆。农村“暖灶”内容已变,过去娘家人置办灶具、餐具一应俱全,如今视需要而定,花费一般在元以上。东乡一带媳妇娘家除送厨房灶具用品外,还送两只盛满水并放入两条活鲤鱼的铅桶,取“鲤鱼跳龙门高升”之意。

最后他用一个火柴盒设计,祝大江阴年,(火)红红火火,(柴)财源滚滚,(盒)和和美美!

作者声明:此设计仅代表个人行为,不代表政府、企业行为。如有不满意之处敬请原谅!

江阴人爱江阴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很多江阴人

其实也慢慢不够了解江阴了

身为一个外来入澄者

DT用自己的眼睛和双手

记录下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江阴

真的挺有意思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tazx.com/jtyy/68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