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在萧山,你一定不会觉得无聊,因为这里有看不完的民俗活动、民间文艺,有品不完的美味佳肴,还有令人尖叫的壮观、绝技……

而这些,你在萧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就能窥得一二:楼塔细十番、河上龙灯胜会、萧山花边……经过传承人的代代相传,这些瑰宝熠熠生辉。

萧山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3项)

宫廷之音——细十番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萧山楼塔细十番的命运如这诗里描述一般,原是宫廷里流行的,偶然传到民间,一传就是六百年!每逢重大节日,当地20多位民间老艺人组成的乐队便会义务为人们演奏“细十番”乐曲。口述者楼正寿说,曲谱要靠口口相传,断了总有人拾起来续上!

河上龙灯胜会

河上龙灯胜会起源于南宋,随着迁都,板凳龙舞到了河上,成为河上百姓千百年来闹元宵的特有民俗。

翻九楼技艺

浦阳镇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翻九楼”是萧山一绝,其代表性传承人钱小占在由9张八仙桌叠起来的0米高台上表演各种惊险动作,动人心魄。

萧山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0项)

钱江观潮

南阳美女坝为观看钱江潮最佳景区。在美女坝观赏的主要是“回头潮”。“美女二回头”回头潮是指急速前进的潮水,遇到丁坝等人工阻碍物后形成的潮水。

萧山花边生产技艺

萧山花边又称万缕丝,为第一批市级、国家级非遗项目,于上世纪20年代初传入萧山,民间习者甚众,以手绣为代表的萧山花边由此成为萧山一大传统产业,名扬海内外。萧山因此而获得“中国花边之乡”之称。上世纪八十年代,手工挑制花边在萧山盛极一时,挑花大军达20万之众。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巨幅万缕丝花边窗帘、宁夏厅的花边窗帘和杭州机场贵宾室的“西湖全景”,都是萧山花边的代表杰作。

坎山七夕祭星乞巧

坎山七夕祭星乞巧为省级非遗项目。坎山一带流传这样一个民俗,刚成年的女孩在七夕时用槿柳叶洗发、做小鞋请坑香姑娘、临水盆观针影。月夜摆香案,陈莲藕、水菱、石榴、方柿等果品祭拜牛郎织女星,月下穿针赛巧。七夕前夜情侣赴千年古寺“地藏寺”坐夜至天明。戴水珍、葛寒贞为浙江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顾家溪手工造纸技

戴村镇的顾家溪手工造纸技艺为省级非遗项目。几百年来,顾家溪的村民们世代相传着一项造纸工艺,生产的纸古时曾名噪洛阳。顾家溪手工造纸程序相当复杂,断青、削竹、拷白等,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顾家溪村手工造纸术传承至今,原主要用于书写毛笔字,现则多为佛纸之用。

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

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为省级非遗项目,位于红山农场临钱塘江,其前身是头蓬盐场,原以晒盐为主要劳动收入,故有一套完整的晒盐技术。从取材:用拖刀拖盐泥;勾泥丘:将盐泥打成泥堆耙尖蒸漏,直到盐卤放入大担桶里挑到盐板上晒制等一系列工序。陈照龙为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越窑青瓷制作工艺

越窑青瓷制作工艺为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在萧山,至今还流传着“周朝天子八百年,个个山头冒窑烟”的民谣,说的正是用来烧制瓷器的“萧山窑”。越窑青瓷湿润如玉的釉质,青绿略带闪黄的色彩能完美地烘托出茶汤的绿色。因此,越窑青瓷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

萧山萝卜干

萧山萝卜干起源于年的河庄镇。沙地人在络麻收剥后种植萝卜,结果大量鲜萝卜吃不完,就放在芦帘上日晒风吹,等萝卜干了再塞进小口坛子里压紧用泥密封。一年后打开,发现它色泽黄亮,香味浓郁,咸中带甜,味道比鲜萝卜更好。风干萝卜在萧山东片沙地区一传十,十传百,成了远近闻名的“萧山萝卜干”。

南宋官窑瓷制作工艺

南宋官窑瓷制作工艺,为第一批市级非遗项目,南宋官窑始于宋代王朝南迁建都临安(即今临安)而专设的宫廷瓷窑,称南宋窑。南宋官窑瓷的艺术造型庄重、古朴、典雅,仿南宋官窑“双弦贯耳瓶”、“夔龙葵口盘”,均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性收藏。叶国珍为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莲花落

莲花落作为萧绍地区一种戏曲,为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以绍兴方言说唱的形式语言生动有趣,曲调悠扬动听,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萧绍一带老百姓喜爱的曲艺。莲花落在萧山的发展很是红火。其主要传人有翁仁康、方剑林、俞德其等。近年来新人不断涌现,为这一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

茶亭伤科

“茶亭伤科”是一项世代相传的中医正骨医术,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经过40余年的传承,目前已经传到了第四代传人陈锦昌手中。陈锦昌从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苦学中医,年,他为了打响“茶亭伤科”品牌,从大桥卫生院辞职,回到了戴村三头村墙头自然村,开设了中医骨伤科诊所。

萧山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区级(若干)

线装书印制技艺

义桥镇传统线装书印制技艺为杭州市级非遗项目。其使用传统印刷技艺的宣纸古籍线装本,采用手工石印、折页、配本、串纸捻、併本、上面、穿线缝书、装酏函套等多种程度,其成品纸质轻柔,古色古香,保持了古籍书的历史风貌和原汁原味,为弘扬祖文化、传承华夏历史精华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目前在义桥镇已建有古籍文化创意产业园。

萧山霉干菜

霉干菜制作技艺为市级非遗项目。是一项流传于乡间的一项传统技艺,至今已有余年历史。其发源地在素有“浙东霉干菜基地”之称的益农镇星联村。霉干菜的制作过程讲究,采用新鲜大叶芥菜、雪里蕻菜为原料,经过八道工序,前后历时约一个月。如今梅干菜已成为来萧旅游的伴手礼,“干菜焖肉”为民间传统风味的名菜。

徐同泰土法制酱技艺

徐同泰土法制酱技艺为第三批杭州市级非遗项目,河上徐同泰酱品为百年老字号。清光绪十二年,家境贫寒的徐三春夫妇靠摆酱油摊起家,创建了徐同泰酱园。从调料到酱菜到酒楼的味王世家——徐同泰的影响力,在上世纪初的江浙地区,一度与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的药材铺“胡庆余堂”并驾齐驱,当时民间的说法是:“问药胡庆余,润味徐同泰”。

瓷印制作工艺

据传晋代才开始有瓷印,瓷印烧制难度较大而存世很少。蔡履平通过多年累月的潜心研究,通过学习无数次对瓷印的烧造失败总结,积累了经验,终于成功烧造出风格特具的瓷印精品,有诗为证“正是玲珑吾所爱,奏刀虚处见神主”。年,蔡履平为当时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特制了一枚瓷印,年携百余方自制瓷印入港办展览,登入大雅之堂。

金雕银刻技艺

金雕银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特别是到了唐代,这项工艺从皇宫流传到了民间。从此以后,金雕银刻的饰品成为了荣华富贵的象征,也是普通老百姓欣赏和佩带的对象,更有喜爱者收藏起金雕银刻的作品。萧山金银雕刻艺人王惠良师承技艺,代表作有“银座金塔”的北京天坛和杭州雷峰塔。

箍桶草舍搭建技艺

草舍搭建技艺为杭州市非遗项目。初到钱塘江滩涂开垦的人们就在高沙头上用稻草、毛竹、茅草和芦苇搭建简易住房,俗称草舍。草舍有箍桶舍、横舍、直舍等。在20年前的沙地,是草舍的世界,那遍地密密麻麻的乌黑的草舍,就是沙地人祖祖辈辈赖以栖息繁衍的家。

昭东剪纸

昭东剪纸为杭州市级非遗项目。瓜沥昭东一带,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剪纸传统。《武林梵志》中有详尽记载,描绘当时吴越故地上曾出现的一个宏大剪纸景观。每逢喜庆婚宴,乡民都会在新房和嫁妆上张贴大红的喜花以示庆祝;逢年过节许多人家都会贴剪纸元宝、福寿字以图吉祥,这种习俗和手艺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石雕技艺

河上镇西山红石雕刻为第三批杭州市级非遗项目。据传河上红石形成于7亿年前,仅现身于河上伟民村的西山上。河上西山红石质地凝练厚重,色泽暗红如酱,为雕刻之上品。年用河上西山红石材雕刻的作品,曾经作为国礼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朝鲜金日成主席。

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分布

序号

名称

类别

级别

楼塔细十番

传统音乐

国家级

2

翻九楼

传统体育

国家级

3

河上龙灯胜会

民俗

国家级

4

萧山花边

传统技艺

省级

5

越窑青瓷

传统技艺

省级

6

南宋官窑

传统技艺

省级

7

钱塘江板盐

传统技艺

省级

8

茶亭伤科

传统医药

省级

9

顾家溪手工纸

传统技艺

省级

0

钱江观潮

民俗

省级

祭星乞巧

民俗

省级

2

萧山萝卜干

传统技艺

省级

3

绍兴莲花落

曲艺

省级

4

西施传说

民间文学

市级

5

霉干菜

传统技艺

市级

6

西山红石雕

传统美术

市级

7

线装书

传统技艺

市级

8

昭东剪纸

传统美术

市级

9

锔瓷

传统技艺

市级

20

草舍

传统技艺

市级

2

中元节水灯会

民俗

市级

22

金雕银刻

传统技艺

市级

23

新塘龙舟

民俗

市级

24

瓷印

传统技艺

市级

25

雷公庙会

民俗

市级

26

徐同泰制酱

传统技艺

市级

27

绍剧

传统戏剧

市级

28

三月三西施庙会

民俗

市级

29

葫芦范制

传统技艺

市级

30

越王城山传说

民间文学

区级

3

越王句践传说

民间文学

区级

32

郑旦传说

民间文学

区级

33

板龙舞

传统舞蹈

区级

34

天石微雕

传统美术

区级

35

扇面画

传统美术

区级

36

塑刻剪贴画

传统美术

区级

37

堆塑彩画

传统美术

区级

38

水族脸谱

传统美术

区级

39

木纹拼嵌画

传统美术

区级

40

烙画

传统美术

区级

4

中国画临摹速记

传统美术

区级

42

羊肉烹饪

传统技艺

区级

43

老大昌酱品

传统技艺

区级

44

甜酱制作

传统技艺

区级

45

棉花手工弹制

传统技艺

区级

46

油纸(布)伞

传统技艺

区级

47

箍桶技艺

传统技艺

区级

48

龙井茶制作

传统技艺

区级

49

竹制品制作

传统技艺

区级

50

佛像雕刻

传统技艺

区级

5

“十碗头”宴席

传统技艺

区级

52

抢潮头鱼

传统技艺

区级

53

萧山大种鸡养殖

传统技艺

区级

54

楼塔灯彩

传统技艺

区级

55

蒸笼塔制作

传统技艺

区级

56

竹林寺妇科

传统医药

区级

57

横山傅龙马灯会

民俗

区级

58

九皇斗会

民俗

区级

59

明媒正娶

民俗

区级

60

年俗节

民俗

区级

6

荷灯节

民俗

区级

62

半年节

民俗

区级

63

楼塔板凳龙

民俗

区级

64

道教音乐

传统音乐

区级

65

跑马灯

传统舞蹈

区级

66

走高跷

传统体育

区级

67

领高照

传统体育

区级

68

麻编工艺

传统技艺

区级

69

酱腌菜制作

传统技艺

区级

70

古陶瓷修复

传统技艺

区级

7

书画装裱、古籍修复

传统技艺

区级

72

霉制食品制作

传统技艺

区级

73

孔氏儿科

传统医药

区级

74

何家桥李氏骨伤科

传统医药

区级

75

尖山下马灯

民俗

区级

76

望清明

民俗

区级

77

堕民切口

民俗

区级

78

活金死刘

民俗

区级

79

白龙会

民俗

区级

80

紫霞河灯节

民俗

区级

8

清明风俗

民俗

区级

82

抛梁歌

民俗

区级

83

冬至杀鞑子

民俗

区级

84

抢潮头鱼

传统技艺

区级

85

楼英传说

民间文学

区级

86

珠绣

传统技艺

区级

87

丝绸画缋

传统技艺

市级

88

篾编工艺

传统技艺

区级

89

根雕

传统美术

区级

90

面塑

传统美术

区级

9

萧山青梅酒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区级

92

公泰朝糕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区级

93

勒笋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区级

94

木工及传统家具修复技艺

传统技艺

区级

95

萧山华氏内科

传统医药

区级

96

楼英祭

民俗

区级

97

张夏祭

民俗

区级

萧山真棒,这些“活化石”给萧山人长脸,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tazx.com/jtyy/9276.html
------分隔线----------------------------